|
造口缺血壞死的推薦處理意見1.缺血評估:正常腸造口粘膜外觀為牛肉紅色或粉紅色,表面平滑且潮濕,用手電簡側照呈現透光狀。 (1)手電筒斜側照腸造口粘膜,觀察粘膜顏色、有無透光。 (2)用手指按壓腸造口粘膜,放開時觀察有無恢復紅色現象。 (3)用石蠟油潤滑的玻璃試管插入腸管,再用手電筒照射,觀察腸腔血運。 (4)軟式直腸鏡觀察腸造口內粘膜的顏色。此種方法多用于腸造口外口完全壞死,需觀察腹壁內的腸粘膜情況。
2.當腸造口外觀變紫時,應立即報告醫師并1次/h密切觀察腸造口粘膜變化,如在短時間變為黑色時,則需及時施行腸造口重建術。 3.造口缺血壞死時避免使用兩件式造口袋或使用底盤柔軟的兩件式, 以免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可使用透明一件式造口袋。造口底盤應裁剪較大,防止壓迫造口。 4.腸造口部分缺血壞死:若只是部分腸粘膜變紫色時,有可能是腸造口邊緣縫線太緊,此時將變紫區域縫線拆除1~2針后,繼續密切觀察腸造口血運情況。對于拆線裂縫處撒少許護膚粉,再用皮膚防漏膏均勻涂抹,再貼一件式造口袋。對于部分壞死腸管,一旦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界限清楚,立即將壞死部分清除。 5.腸造口完全缺血壞死:腹壁外的腸造口粘膜缺血壞死,可修剪壞死的腸造口,等患者病情穩定后行造口重建術;對于腹壁內腸管壞死應及時手術, 以防腹膜炎的。如出現皮膚粘膜分離,按造口皮膚粘膜分離創面處理,創面愈合后指導患者擴肛,預防造口狹窄,并指導患者定期門診復查。 6.心理支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關心體貼患者,耐心聆聽患者的需求,鼓勵患者,消除患者恐懼心理。 7.營養支持:告知患者營養對術后康復的重要性,指導家屬準備多種多樣的均飲食,鼓勵患者定時進餐。 ——摘自《中國腸造口護理指導意見 2013版》 上一篇腸造口缺血壞死護理流程圖下一篇什么是造口缺血壞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