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后早期至第一次更換造口袋的評估和護理1.了解手術具體情況,明確造口位置、作用,并對造口進行必要的分類。 2.評估患者全身情況及生命體征,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及神態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報告主管醫師。 3.評估患者呼吸功能狀況,全麻未清醒或椎管麻醉后6h內去枕平臥,頭向一側,清醒后可取半坐臥位,必要時吸氧。 4.評估患者術后安置引流管的情況,妥善固定,保持通暢,定時擠壓,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觀察各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及傷口滲血情況;并準確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5.評估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狀況,根據其恢復狀況制定膳食計劃,避免易產氣和刺激性食物,避免太稀和粗纖維太多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燥,便于造口清潔處理。 6.評估術后恢復狀況,掌握活動強度,避免過度增加腹壓的活動,以防腸造口粘膜脫出。 7.應定時觀察并記錄造口情況。如果造口發黑、青紫,或壞死,則必須報告醫師。 8.在術后早期如果底盤出現浸潤或損壞,應及時更換:如果造口底盤開口過大,使造門周圍皮膚未被完全覆蓋易出現皮膚浸漬應該更換造口袋。 ——摘自《中國腸造口護理指導意見2013》 上一篇術后第一次更換造口袋下一篇腸造口術前造口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