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什么是腸造口?腸造口一般分為結腸造口和回腸造口。
結腸造口是外科手術將結腸的一部分由腹部帶出,縫合在腹部的一個開口上,用以排泄糞便的開口。結腸造口外科手術的原因很多,在我國最常見的是大腸腫瘤,其次是大腸受傷、大腸及肛門先天性異常、憩室病、腸缺血及大便長期失禁等。 結腸造口可能是暫時性或永久性。結腸造口有升結腸造口、橫結腸造口、降結腸造口和乙狀結腸造口。 l 升結腸造口:臨床比較少見,位于右上腹部。造口排泄物量較多,糞便呈液體狀或糊狀,水及鈉的含量較高,大便含有許多消化酶,對皮膚有較大刺激,排泄次數(shù)較多。 l 橫結腸造口:臨床以暫時性造口多見,多位于右上腹部,橫結腸造口的糞便排出較升結腸造口為少,排泄物糊狀或半固體狀。大便含有消化酶,對皮膚產(chǎn)生刺激。 l 降結腸乙狀結腸造口:乙狀結腸造口比較常見,以永久性造口多見,位于左下腹。排泄物成形,這兩種造口的排泄物不含消化酶,對皮膚的刺激較小,每天排泄1~3次。
回腸造口是外科手術將大腸完全或大部分切除,而將回腸的末端縫于腹部的一個開口上,用以排泄糞便的開口;啬c造口外科手術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腸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病。暫時性或永久性造口,位于右下腹。術后2~3天內(nèi)造口開始恢復功能,排泄物通常呈液體狀,進食固體食物后,排出液變稠呈糊狀,造口功能良好時,每天排出量約在200~700ml。 上一篇10、什么是臨時造口?下一篇8、什么是造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