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腸造口的護理,回腸造口手術后的評估、造口評估、造口術后注意事項、造口術后護理要點、回腸造口者造口袋的選擇和排空方法、回腸造口護理注意事項、造口術后健康教育、造口術后生活(1)回腸造口手術后的評估 1 排泄情況的觀察 術后早期,2-3天內回腸造口開始恢復功能,排泄物通常呈液體狀,進食固體食物后,排出液變稠和糊狀。造口功能良好時,每天排出量約在200-700ml。糞便的含水量決定了糞便的稠度及體積,飲食的改變也會使每天排出量發生相應的變化。回腸袢式造口者,肛門仍然存在,稀便時部分糞水進入遠端腸管,故袢式造口者偶爾會從肛門排出糞便。同時遠端的腸管有排泄粘液的功能,有黏液從肛門排出也是正常地。 2 造口周圍皮膚的評估 排泄物含有豐富的消化酶,對造口周圍皮膚刺激大,容易引起造口周圍皮膚炎。注意觀察造口周圍皮膚是否出現發紅、刺痛或表皮破潰、灼痛等。
(2)回腸造口者造口袋的選擇和排空方法 1 回腸造口者造口袋的選擇 正常回腸造口的排泄物為稀便或糊狀便,含水分較多,故宜選擇無碳片的一件式開口袋或兩件式開口袋,方便將稀糞排空。但最重要的是不漏氣味、不會引起皮膚過敏、方便患者自我更換。 2 造口袋內排泄物的排空步驟: 2.1 排空造口袋內的排泄物 a 體位:患者坐在座廁上或旁邊;或者患者站立在座廁前。臥床患者可在床上由家屬或護理人員協助。 b 露出造口袋:將衣服分開或卷起用夾子夾緊。 c 打開便帶夾。 d 排放:將糞便排進廁所內或膠袋內;用手指從造口袋的上端向下擠壓,使所有的糞便均能排空。 2.2 清潔造口袋 a 將造口袋的尾端外層和內層清洗干凈,防止遺留氣味。 b 檢查造口袋是否撕裂或穿破,如發現應更換造口袋。 c 如便袋夾被糞便污染,應清洗干凈。 d 如果需要沖洗造口袋,將造口袋的袋口放在水龍頭下沖洗或將水由袋口倒進袋內清洗后倒出。 3、重新夾閉造口袋開口 a 將便袋夾打開,一面放在造口袋的袋口正面,將造口袋的尾端向上反折,另一面用手向下按壓,使便袋夾兩面完全相合,直到夾緊袋口為止。注意造口袋反折的部分應向上,以免刺激皮膚。如果用鐵線軟條來夾閉造口袋袋口,抹干造口袋袋口后,向身體方向卷上夾子,然后再向外屈摺鐵線使造口袋密封。 b 檢查便袋夾是否完全關閉。
(3)回腸造口護理注意事項 1 護理要點 1.1切勿用消毒水清潔造口及周圍皮膚,因為這個會刺激造口及引起皮膚干燥。 1.2造口底盤開口裁剪不宜過大或過小。太大則皮膚外露,排泄物容易損傷皮膚;太小則緊逼造口,影響其血液循環。 1.3不可施行腸造口灌洗法,以免發生糞便逆回流現象,造成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癥狀。 1.4選擇回腸造口排泄物較少時間更換造口袋。一般于飯前或飯后2—4小時更換,因此時排泄量較少,比較容易更換,而造口底盤約5天更換1次。 1.5術后早期指導患者學習造口袋的更換方法時,最好墊上護墊,以免排泄物隨時排出而弄臟床單。 2 健康宣教 2.1食物的選擇 嘗試新的食物,應少量,觀察是否出現不適;如果發生不適,應過幾周后才能再嘗試。減少進食粗纖維或易造成阻塞的食物,如蘑菇、玉米等;同時必須將食物咀嚼爛,以免引起腸梗阻發生。 2.2 預防體液不足 小腸不像結腸那樣吸收水分。如果身體體液不足,容易發生水電解質平衡失調。每天至少喝2000ml水分,以免因為體液經由回腸流失而造成體內水分的缺乏;液體營養增加鈉和鉀離子的攝取,以免因排泄物的大量排出而造成電解質流失,導致體內電解質平衡絮亂。指導患者如果造口排出大量水樣便,尿量減少及呈深黃色,身體虛脫、心跳、口干等癥狀,應就診。 2.3口服營養品和藥物 當大腸切除或部連接時,一些維生素或藥物可能不被吸收。指導患者看病時一定要告訴醫生自己時回腸造口者。 2.4腹瀉 腹瀉的原因很多,可能由于進食刺激食物,或食物不清潔而引起。指導患者,如腹瀉嚴重,排泄物呈水樣,應立即就診。 2.5氣味 氣味是回腸造口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如今,造口袋均有防臭功能。如果造口袋沒有滲漏,一般僅在排放糞便時才出現臭味。如果持續出現臭味,要注意檢查造口底盤是否出現滲漏。定期排空造口袋內的糞便有利于減少造口底盤的滲漏。同時也避免因造口袋內糞便過多而引起造口袋脹鼓。有時,因為食物或藥物會影響糞便氣味。 2.6氣體 氣體排出的量因人而異。當氣體排出后造口袋會脹起。造口袋脹滿時可將便袋夾開發,將氣體排放。回腸造口因造口排泄物為稀便,碳片容易浸濕而失去功用。 2.7皮膚損傷 因對造口用品過敏;糞便經常接觸皮膚;皮膚毛囊炎;用強堿性的清潔液或消毒藥物清潔造口周圍皮膚等而導致。護理上要指導患者掌握正確護理造口及其周圍皮膚的方法;需用合適的造口產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