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造口治療師的培養現狀與問題現狀:在我國,正規的造口治療師培訓開始于1993年。在國際上第一位E T,Norma Gil的幫助下 ,我國上海2 名護士赴澳大利亞腸造口治療學校學習ET培訓課程,填補了我國造口治療師的空白。此后,我國陸續派出護士到中國香港 、馬來西亞、韓國等地接受造口治療師課程培訓。2001年 ,在世界ET協會的支持下 ,我國依托結對項目,由中山大學護理學院、香港造瘺治療師協會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在廣州聯合成立了我國第一所ET學校。截止目前,在北京、南京、上海、溫州等地陸續成立了8 所ET學校,已經培養ET 600余名。 據了解 ,我國E T學校的課程按照WCET教育委員會制定的造口治療師護理教育綱要的標準進行設置。課程的總體目標是提高護理人員在評估 、實施及評價傷口、造口及失禁問題上的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從而給予患者及家屬全面有效的護理及教育,并提高其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教材由各ET學校自編。學員必須接受不少于3 6 0 學時的培訓 , 其中造 口護理占40%,傷 口護理 占30%,失禁護理20%,專業發展10%。培訓模式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理論和實踐教學時間各占5 0 %。值得一提的是 ,在實踐教學中,為保證每位學員擁有“動手”機會,一般實行 “ 一帶二 ”的帶教方式 。培訓結束后,學校將對學員進行傷口、造口、失禁方面的理論、技能及產品知識考核,考核通過后,學員能夠獲得由WCET教育委員會認證的ET證書。但目前我國對ET無繼續教育和再注冊的相關規定,國家對ET與普通注冊護士在繼續教育方面的要求相同。 問題:雖然我國ET的培養已走過20余年歷程,我國的護理專業團體、協會、ET學校和醫院也大力支持ET的培養 ,但目前,ET的培養與其他的專科護士培養比較 ,仍存在如下問題。第一,沒有統一的培訓大綱 、培訓教材。2007年衛生部辦公廳印發 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對臨床護理技術性較強的重癥監護( ICU)護士 、手術室護士、急診護士、器官移植專業護士和腫瘤專業護士5 個專科護理領域的護士培訓進行指導和規范。但目前ET學校的培訓教材為各學校 自編,雖然參考TWC E T的教育綱要 ,但畢竟為“舶來品”,并未根據我國的健康問題和臨床特點編制培訓大綱和教材,以適應我國人民的健康需求。 第二 ,學員準人嚴格 ,培養人群覆蓋面窄。目前,我國各ET學校對招收的學員都有嚴格的要求 ,在工作年限上 ,一般要求工作滿五年及以上者;在學歷方面,要求專科及以上 ,部分學校要求本科及以上。同時,為保證教學質量 ,每期培訓人數較少,一般為12-25 人。但我國地域遼闊,醫院眾多,水平參差不齊。學員準入嚴格 ,使很多偏遠地 區醫院或較小醫院的護士失去了參ET培訓的資格,造成地域間發展不均衡。隨之而來的,會使普通注冊護士在傷口、造口、失禁方面的培養力量薄弱。 目前E T在培養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隨著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應進一步加快對E T的培養。近年來,我國的護理專業學會、協會、部分醫院以現有的優秀ET為師資資源,開展傷口、造口、失禁方面的培訓 。在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網站上,申報此類繼續教育項目從2010年的7項已增至到2014年的29項。國家繼續教育形式包括了學習班、研討班、論壇等,旨在依托現有的資源,多渠道培養傷口、造口、失禁方面的專業人才,解決我國傷口、造口、失禁方面人才培養薄弱問題 。同時 ,在自2010年教育部批準開設專業學位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以來,部分高校如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設置了傷口、造口、失禁專科方向護理碩士研究生學位,這也將加速我國高學歷ET的培養。 在ET隊伍不斷壯大的同時,仍需要各方繼續努力,完善護理專科領域相關配套政策,從準入、培訓、使用、繼續教育等方面進行總體規劃,完善ET培養、用人機制,提高我國傷口、造口、失禁護理專科整體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