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把癌癥當做“良性病”,沒人為你的無知買單!很多時候,我們身體總會出現一些異常信號,但由于我們對于癌癥知識的匱乏,總會把異常信號歸根于小疾病,其實,這很可能是癌癥的跡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結腸癌容易偽裝成哪種疾! 1、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 如果出現腹瀉、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腹痛、消瘦、貧血等,不要以為是常見的腸胃病,如果服藥無效的話,一定要盡快去醫院檢查。 2、痔瘡 便血是痔瘡和早期結腸癌的共同癥狀,很多人治療“痔瘡”怎么也不見好,耽誤了好長時間,才去就醫,很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3、腸結核 其實,分辨腸結核需要考慮午后是否出現低熱或不規則發熱、盜汗、消瘦乏力。 4、腸梗阻 腸梗阻在通常情況下惡心嘔吐癥狀不明顯,如果出現嘔吐,則小腸可能已受腫瘤侵犯。 5、缺鐵性貧血 結腸癌常被誤診為缺鐵性貧血,這種情況在老年人身上比較常見。這里一定強調,老年人要重視體檢,千萬不要為了省錢延誤檢查。 如何發現結腸癌這個善于偽裝的壞蛋呢? 結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① 有結直腸息肉病史的個體; ② 曾行治療性結直腸癌切除術的個體; ③ 有直系親屬診斷為直腸癌或結直腸腺瘤的個體(需根據親屬的診斷年齡提出不同的建議); ④ 有炎癥性腸并且病史持續較長的個體; ⑤ 已知或疑似存在遺傳性綜合征的個體,特別是林奇綜合征(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腸癌)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個體; ⑥ 因相關腫瘤而有腹部或盆腔放療史的個體。 ECS早癌篩查平臺建議45歲至75歲之間的普通人群,可采取糞便隱血檢查、結腸CT、乙狀結腸鏡檢查和結腸鏡檢查進行篩查。 腸鏡是腸癌篩查的“金標準”,通過腸鏡檢查就能及時發現息肉或者早癌。而且若檢查后發現異常,還可以在鏡下做腸道息肉的切除,并且取病變的組織以便活檢。由于結腸癌多見于45歲以上的患者,建議45歲以上的人士,即使無癥狀也要做一次腸鏡檢查。 文章來源:ECS早癌篩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