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靜脈曲張患者能置入鼻腸管嗎?《中國成年患者營養治療通路指南》解讀:鼻腸管(2022)(納洛酮 整理 來源:納洛酮的護理天地) 營養治療是重癥患者救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之一。腸內營養是胃腸道功能正常的營養不良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因其更符合人的生理狀態以及價格優良等優勢,已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鼻腸管是建立成人患者腸內營養治療通路的重要手段,近期,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腫瘤營養通路學組組織發布了《中國成年患者營養治療通路指南》。本文對指南中鼻腸管部分進行解讀。 下面,對經鼻腸管喂養定義、類型、優點、適應證、禁忌證、推薦意見等方面,進行重點收集、整理。 1、定義 經鼻腸管喂養途徑是指放置一條合適的喂養管至患者腸道內(喂養管可放于十二指腸或空腸內)施行管飼營養的方法。 經鼻腸管(nasointestinal tube, NIT)途徑腸內營養是營養治療的主要方式之一。 2、類型 鼻腸管有 2 種類型:用于營養治療的細口徑管和用于抽吸的寬口徑管。 后者如果長時間放置會造成食管損傷,如潰瘍和狹窄,通常不應用于喂養。細孔管通常容易置入并且安全性高,即使是食管靜脈曲張患者也同樣適用。 3、優點 ①有助于促進腸道運動,維護腸道完整性,減少菌群易位,降低能量的消耗與高代謝水平,減少胃潴留。 ②可提高患者對腸內營養的耐受性,加速營養目標量的實現,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降低誤吸風險。 ③該營養治療通路成本低,而且比其他替代方法侵入性更小。 4、適應證 存在高誤吸風險、胃腸動力紊亂、顱腦損傷和吞咽困難的患者。 5、禁忌證 上消化道出血、幽門水腫、麻痹性腸梗阻、應激狀態、休克、腸穿孔和腸壞死等。 推薦意見 1 行胃切除術患者如何選擇合適的管飼通路以改善患者預后? 何時放置管飼通路更為合適? 推薦意見①鼻空腸管和空腸造口都適用于胃切除術患者,如腸內營養治療時間超過 4 周,空腸造口的耐受性更好。 推薦意見②建議術中放置鼻空腸管或空腸造口。 對于胃腸道功能良好,能夠耐受腸內營養的患者,臨床上建議采用腸內途徑進行營養治療。對全胃切除術后患者通過空腸造瘺管行腸內營養治療,耐受性更好,放置時間更長,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 2 進行鼻腸管置入操作后如何確定導管末端放置位置? 推薦意見:建議通過 X 線片檢查的方式確定導管末端的位置,若存在 X 線片禁忌則使用超聲進行定位。 目前置入和確認 NIT 尖端位置的方法包括使用 X 線、酸度測定和超聲等。基于現有的證據,建議通過 X 線確定導管末端的位置,若 X 線有禁忌證,則通過超聲的方式確定位置。 3 危重癥患者行鼻腸管操作前是否需要使用甲氧氯普胺或紅霉素,以提高置管成功率? 推薦意見:建議危重癥患者行鼻腸管操作前使用甲氧氯普胺或紅霉素。 50% ~ 60%的危重癥患者容易出現胃癱, 引起胃食管反流,增加吸入性肺炎風險。幽門后喂養管可直接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十二指腸,能降低誤吸的風險。放置幽門后喂養管臨床上常采用床旁盲置的方式,但成功率低。紅霉素不僅是一種抗生素,也是一種促動力劑,能促進胃動素分泌,從而增強胃排空。甲氧氯普胺是一種鎮靜類藥物,具有中樞鎮吐作用,還能促進腸胃運動,提高胃腸道、下食管的肌張力及幽門、十二指腸及上部空腸的松弛度,加強胃和食管蠕動,促進機體排出代謝廢物。因此,建議危重癥患者行鼻腸管操作前使用甲氧氯普胺或紅霉素以提高置管成功率。由于甲氧氯普胺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錐體外系反應和神經系統改變,存在甲氧氯普胺禁忌證的情況下建議使用紅霉素。 4 重癥患者行腸內營養治療時使用何種管飼途徑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推薦意見:建議重癥患者行腸內營養治療時使用幽門后管飼途徑(鼻十二指腸和鼻空腸途徑)。 與腸外營養相比,腸內營養與保持腸道完整性、改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風險有關。在進行無創機械通氣的情況下,幽門后喂養可減少胃食管反流,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建議對于可放置幽門后飼管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最好使用幽門后管飼途徑進行營養治療。此外,由于應激激素的釋放會影響腸道激素的分泌和胃腸道運動,加上疾病本身的嚴重程度可能會影響喂養途徑的功效,建議這類患者將鼻腸管喂養作為首選方式。 5 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如何選擇合適的管飼路徑以減少誤吸,縮短住院時間? 推薦意見:建議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采用鼻腸管的方式進行腸內營養治療。 處于危重期的顱腦損傷患者蛋白質的分解和能量消耗較正常時期增多,代謝率較正常時期明顯增加,并且大多無法自主經口進食,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并發感染等情況,因此,科學合理的營養治療對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控制及預后意義重大。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實施鼻腸管腸內營養可降低患者發生胃潴留、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肺部感染發生率。因此,建議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采用鼻腸管進行腸內營養治療。 參考文獻 1、李庭,江華,劉明. 《中國成年患者營養治療通路指南》解讀:鼻腸管[J]. 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志,2022,9(3):287-292. (來源:納洛酮的護理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