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直腸癌結直腸癌,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一種高發的惡性腫瘤. 2020年,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躍居所有癌癥發病率的第二位,每年新發人數55萬,死亡28萬;超過85%的患者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30%。 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死亡率呢?是這個癌癥太厲害嗎? 恰恰相反,相對于肺癌、肝癌等癌癥來說,大腸癌屬于比較溫和的“傻子癌”,是非常容易預防的,只要能在早期發現,治愈率也是很高的。 臨床上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發現太晚”! 而早期癌的治愈率可以達到90-100%。 大約90%以上的大腸癌是由腺瘤性腸息肉演變而來,這個過程長達5-15年,平均在10年左右。 要命的是,無論是長了腸息肉還是早期腸癌,基本上沒有癥狀,或者癥狀非常輕微;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沒有什么不舒服,做什么檢查呢? 殊不知,等到出現腹痛、便血、大便性狀和大便習慣改變的時候,往往不再是早期癌了。 大腸癌的高發年齡是55歲以后;而腸息肉演變為腸癌,大約需要5-15年時間,平均需要10年; 我們一般從二三十歲就開始長息肉,10年后也就40歲了,此時大多數息肉還處于良性狀態,做個腸鏡,發現并切除它,是一個好的時機;這個時機稍縱即逝,一旦耽誤了,就可能抱憾終生。 因此,醫生都建議,到了40歲做一次高質量的腸鏡檢查,可以很輕易地發現腸癌的前身——腸息肉; 把息肉切除后,只需要定期復查,這一輩子就基本上能避免得上大腸癌了。 上一篇得了結直腸息肉,會癌變嗎?下一篇容易誤診的直腸前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