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吃,就可能患上的癌癥,我們該怎么預防?胃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只要我們吃東西,就可能患上。胃癌的致病因素比較復雜,大致可以歸納為內外兩方面因素。從內因來看,主要是遺傳因素,即有胃癌家族史。從外因來看,主要包括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吸煙與飲酒、幽門螺桿菌感染、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因素,如喜歡吃高鹽、油炸、燒烤、腌制食物,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這些都會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 胃癌的高危人群包括:1.年齡大于45歲。2.有幽門螺桿菌感染。3.有不良飲食習慣,經常吸煙飲酒。4.有一級親屬胃癌家族史。5.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胃腸上皮化生等胃部疾病。 胃鏡是針對胃癌的高危人群的有效篩查手段,從鏡下可清楚觀察到胃部黏膜的變化。若發現可疑病變,可及時鉗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從而確定病變部位的良惡性。目前我國發現的胃癌患者約90%屬于進展期,即使接受了外科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50%,而早期胃癌患者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超過90%,甚至達到治愈的效果。因此,開展癌癥早診、早治工作是降低我國癌癥死亡率的有效策略。 除了早篩,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自身健康狀態,身體有無不適。因為胃癌初期并沒有特異性癥狀,一般早期癥狀可能出現食欲減退、腹部不適等情況,這極容易與胃炎、胃潰瘍等胃部常見疾病混淆,這都需要警惕,盡早就醫診療,如不清楚自己發病原因,可以關注ECS早癌篩查平臺,咨詢專業腫瘤醫生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