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吃甜食要錢還要命?小心患癌人在吃甜食的時候,大腦中的多巴胺被激活,讓人產生興奮、快樂的感覺,從而對“甜味”產生渴望,所以人在吃了甜食之后心情會變好,并且還想繼續吃。如果人體過多攝入糖分,其實是十分有害的。不僅會使身材肥胖、皮膚變差、產生齲齒,還會引發不少疾病,例如,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據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圖顯示,在過去的10年間(2011年~2021年),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由9000萬增加至1億4000萬,增幅達56%,其中約7283萬名患者尚未被確診,比例高達51.7%。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愛吃甜食,還可能受到癌癥威脅。 日本大學藥理學教授田材豐幸經研究發現,平時喜歡吃高糖類食物的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減退,患癌癥機會比普通人高4~5倍。因此,在日本厚生省早已提出每天糖的攝入量不得超過20克。原因是糖是含鈣的酸性食品,攝入過量必然和人體的鈣發生沖突。人體免疫力逐漸下降,各種致癌因子便會趁此機會乘虛而入,所以說長期攝入高糖食物,很容易導致腫瘤。 以乳腺癌為例,含糖食物在體內分解為葡萄糖后,迅速進入血液,使血糖濃度升高,繼而胰島素大量分泌來滿足那些需要它的器官。當糖類攝入減少時,胰島素分泌量相應減少,但女性乳房例外,它是一個能過度吸取胰島素的器官。長期攝入高糖食物,血中胰島素含量始終處于高水平狀態,造成乳房中胰島素大量增多,并不斷生長、繁殖乳癌細胞,進而導致乳腺癌發生。 一個冰淇淋約含糖10克,一罐330ml的可樂約含糖35克,一勺果醬約含糖15克……如果不注意控制,很容易超過每天20~30克的糖類攝入量。因此,限制甜食攝入、日常多吃粗糧和新鮮瓜果蔬菜、合理運動,甚至每年體檢、及時做早癌篩查等等,都能讓我們在保持健康的同時,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