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結石疾病:初級保健管理的最新進展Journal List Br J Gen Pract v.70(693); April 2020 PMC7098514 Br J Gen Pract. 2020 Apr; 70(693): 205–206. Published online 2020 Mar 25. doi: 10.3399/bjgp20X709277 PMCID: PMC7098514 PMID: 32217603 Br J Gen 實踐。2020 年 4 月;70(693):205-206。 2020 年 3 月 25 日在線發布 。doi: 10.3399/bjgp20X709277 PMCID:PMC7098514 PMID:32217603 腎結石病(尿石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終生風險為10-15%,10年內復發率為50%。1相關并發癥包括繼發于腎絞痛的嚴重疼痛、尿路感染 (UTI) 和尿膿毒癥以及慢性腎病。越來越多的尿石癥負擔,意味著優化其在初級保健中的管理很重要。 疑似腎絞痛(絞痛間歇性腹痛和/或腰痛和血尿)的患者,沒有已知的泌尿系結石病史,應在 24 小時內進行緊急影像學檢查。如果出現可能的 UTI 跡象,初始治療應包括經驗性抗生素,并應送尿進行培養。腎臟、輸尿管和膀胱的非對比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KUB) 是一線檢查(敏感性 ~95%,特異性 ~98%);然而,超聲適用于兒童和孕婦(敏感性~84%,特異性~53%)。如果口服鎮痛劑無法控制疼痛或有敗血癥跡象,則已知患有尿路結石的患者也需要泌尿外科處理。對于癥狀已經解決的患者,只要沒有其他臨床問題,可以要求不那么緊急的影像學檢查。還應檢查腎功能。 如何為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做些什么 小于 4 毫米的結石在 40 天內有 95% 的機會自發排出。遠端結石 <10 mm 的患者,如果疼痛得到控制,并且沒有腎功能惡化或敗血癥跡象,可以嘗試保守治療。 優化鎮痛 優化鎮痛效果至關重要。非甾體抗炎藥 (NSAID) 是一線用藥。口服和直腸途徑提供同等的鎮痛效果。在惡心和嘔吐的情況下,栓劑可能是首選。如果非甾體抗炎藥禁忌或不足,撲熱息痛和阿片類藥物是二線藥物。沒有證據支持合用解痙藥(如丁溴磺草堿)或皮質類固醇。 藥物排石療法 使用 α 受體阻滯劑(例如坦索羅辛 400 微克,每日一次(超適應證))的藥物排出治療 1 個月可能會加速遠端結石的自發排出,尤其是大于 5 毫米的結石。可能的副作用包括體位性低血壓和逆行射精。 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 這些患者通常表現為疼痛加重、敗血癥的臨床體征或尿量減少,因此需要緊急轉診至泌尿科以考慮干預。 泌尿外科處理的指征包括:
無癥狀結石應通過主動監測進行監測,包括年度隨訪和成像。如果生長超過 5 毫米、阻塞、感染或疼痛,應在 2-3 年后或更早考慮干預。 復發性結石患者的飲食建議 不同分成分的結石有具體的指導(表 1); 然而,一般的生活方式建議對所有石成分都有幫助:
哪些患者的復發風險高? 復發風險較高的包括:
應為這些患者提供專科代謝篩查。 二級護理提供哪些干預措施? 出現感染、阻塞腎臟的患者需要緊急對腎道減壓。這通常通過輸尿管支架或通過插入經皮腎造口術來完成。腎造口術通常在患者出院前用支架內化(順行支架置入術)。阻塞性結石通常不會同時被移除,因此患者通常會放置一個留置支架,直到他們的結石得到最終治療。有多種選擇來治療腎結石患者,決定基于多種因素,包括:
治療選擇包括輸尿管鏡檢查 (URS)、體外沖擊波碎石術 (ESWL) 和經皮腎鏡取石術 (PCNL)。URS 是最常用的手術,無石率很高。這是一種經尿道進行的內窺鏡手術,允許使用激光技術提取和碎裂結石。患者通常會在術后常規植入支架以緩解炎癥。這些通常在術后 1-2 周移除。 在 ESWL 中,沖擊波是從體外施加的,目的是將結石破碎成小碎片,這些碎片可以自發且無痛地通過。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手術才能完全清除結石,一些較小的碎片會導致急性腎絞痛。 PCNL 涉及通過針和導絲直接經皮進入腎臟。這與更高的發病率有關,通常用于大的和/或復雜的結石,或者當上述其他方式失敗時。 支架相關問題很常見,包括血尿、尿急、尿頻、排尿困難和腰痛。除非癥狀嚴重和/或持續存在,或與全身癥狀、尿潴留或尿培養陽性有關,否則患者可以放心;在這種情況下,應懷疑 UTI 或支架移位/錯位。可以試用α-受體阻滯劑和/或抗膽堿能藥治療支架絞痛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