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含血腥圖片,非醫務人員慎讀。
提到消化道穿孔,急診經常遇到,上學的時候老師教的,腹痛病史,腹膜炎體征,立位片見膈下游離氣體基本上就可以確診,需要急診手術。果真如此嗎,膈下游離氣體等于消化道穿孔嗎,恐怕也不盡然。 現在影像技術進步了,其實很多穿孔是沒有膈下游離氣體的,即使有,立位片也看不到,而 CT 則要準確的多。等到我獨立值班,面臨的問題就不是明確診斷那么簡單了,而是考慮手術適應癥和手術方式的問題了。穿孔是否都需要急診手術,還真不一定,只能說大部分需要急診手術。內科經常請急會診,一看到 CT 報穿孔可能,就想馬上轉手給外科。其實這也分情況的,常常有腫瘤科化療病人穿孔的,血液科淋巴瘤穿孔的,消化科炎癥性腸病穿孔的,腎內科腹透管穿孔的,消化內鏡做腸鏡穿孔的等等,我都直接或間接見識過,這種病人都非常棘手。遇到急性穿孔伴腹膜炎的那不得不開,但是有的病人真的全身狀況太差,開了估計也是死,這時候就要看家屬態度和經濟承受力了。上消化道穿孔,一般腹腔污染輕于下消化道。胃穿孔肯定比結腸穿孔干凈的多,不會滿肚子糞汁,膿毒血癥也沒那么重,這時候如果病人耐受不了手術,就可以考慮保守治療。還有的即使是胃十二指腸穿孔,但腹膜炎體征不重,全身感染不重,也可以考慮保守。還有的穿孔要么炎癥局限,被包裹了,要么形成內瘺了,要么形成局部膿腫,沒有板狀腹,充其量局限性腹膜炎。這類病史一般都有好幾天甚至好幾周,我去消化科會診克羅恩病腹痛的常遇到,這類病人要是一沖動開刀,進腹就能進半天,分粘連又是半天,修補好了,說不定過幾天又漏了。這是腎內科腹透管引起的穿孔,估計是壓迫腸管引起局部壞死所致吧。肚子里粘連的一塌糊涂,能做下了這手術,我是佩服主刀的。我之前管過一個腫瘤科升結腸癌伴穿孔的病人,80 多歲了,都休克了,術中一直升壓藥勉強維持血壓的,住院總開刀,居然硬著頭皮把腫瘤切下來了,遠端結腸關閉,做了個回腸末端造口。代價是手術時間長,創傷大,患者術后持續腸外營養,瘦的皮包骨頭,惡液質,畢竟腫瘤消耗時間太長了。后來因為造口是管型吻合器打的,內陷了。血運不好,造口壞死,腸粘膜壞死,有一次排出十幾公分長的壞死黏膜。然后造口周圍炎,皮下感染,皮下竇道形成,腸瘺,切口感染,接踵而至。最多的時候肚子上貼了三個造口袋,有原來的回腸造口,有腹壁腸瘺的口子,有因為原引流管漏腹水貼的造口袋。另外做過一個腫瘤引起的胃穿孔,穿孔不在腫瘤的位置,腫瘤位于右上腹,與胰頭十二指腸膽總管界限不清,無法完整切除,最后病理提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是分泌了胃泌素導致的胃穿孔吧。急診手術,損傷控制最重要,短平快,一期切不掉,空腸造瘺解決營養問題即可,后續再治療,理論上也要胃造瘺減壓,但我沒做只放了胃管。
穿孔的原因千千萬,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做腸鏡穿的不勝枚舉,直乙交界處最常見,因為過鏡子有些技巧的,但是有做膠囊內鏡也穿孔的這就匪夷所思了。什么吞棗核,雞骨頭,吞針穿孔的都不算啥了,現在流行塞肛,瓶子,假體,等等。更狠的是本院曾有一例肛門塞黃鱔的,說是信了偏方吞黃鱔治療前列腺炎,結果,術中發現結腸穿孔,腹腔里找到兩條已經死掉的黃鱔。做腸息肉 ESD,結果結腸穿孔了并且把系膜血管捅破了,但是做 ESD 的醫生堅信上幾個夾子就 ok 了,最后血壓維持不住了,才勉強同意手術。請普外科會診開進去一看,腹腔至少有 1000 ml 血,乙狀結腸有約 3 cm 穿孔,穿孔附近的系膜血管還在出血。外傷引起的穿孔開放性的腹部傷口多見,但江湖上總有那些神乎其神的刀法,見過夫妻吵架火拼,一刀下去,肚皮捅破進入腹腔,就是什么臟器都沒有傷到,不佩服不行。前一陣子,一個工人踩到鋼筋,另一端彈起打到他肚子,來急診的時候疼的不行。但是 CT 沒發現什么異常,除了局部壓痛明顯,肚皮一點都有破,也是軟的,沒什么特別的,但是就是疼。晚上又復查增強 CT,還是什么沒有發現,除了局部腸管水腫,腹腔沒有積液,沒有穿孔表現。以防萬一留觀一晚,到了第二天,再復查 CT 就明確穿孔了,可見遲發性穿孔就像武林高手打了你一掌,當時沒事,回家才吐血身亡。第二天,腹腔鏡探查,發現位于左下腹的小腸有 2 cm 穿孔,腔鏡探查好處就是探查范圍大,對于中轉選擇切口有幫助,腹腔鏡下修補也是可以,但費時費力,操作困難,沖洗費時。我選擇探查好了,中轉開腹,切口選擇下腹部。小腸我就直接修補了,畢竟小腸血供好,不產生大便,長的快,結腸可不敢。我覺得這樣合理,免得盲目做個上腹部切口探查,找不到,延長切口搞的頂天立地。以前我上過一個臺,主任一看穿孔,直接上腹部正中進去,胃十二指腸翻了個遍,沒有找到,延切口,小腸沒有,結腸沒有,最后盆腔有膿液,看病人是老年女性,一翻附件果然是子宮穿孔。臨床上一般胃和小腸穿孔直接縫起來,結腸要做造口,但是我就遇到過小腸縫起來再穿的。事情是這樣的,一個腸梗阻入院,保守治療,腸梗阻導管也放了,不見好轉,也不能明確有腫瘤,開始時候結腸梗阻,后連全部小腸都擴張了,肚子鼓得像皮球,那只好手術了。進腹后,術者直接進行小腸減壓。后來發現剛才是近端小腸減壓,效果不佳,于是又在遠端小腸再戳個口子減壓。最后發現是結腸糞塊引起的腸梗阻,乙狀結腸冗長,于是切了部分乙狀結腸,但是結腸里糞塊難以清理干凈。術后沒有通氣,第二天就漏了,引流管引出大便,二次手術發現,小腸兩處減壓孔原來的縫合處全漏了,結腸的吻合口反倒沒事,只好再修補,做回腸造口。穿孔雖然后果嚴重,但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進去后找不到穿孔。如同找不到異物一樣頭疼,同事開的穿孔,術前看到有高密度影,像是骨頭,其實那是凌晨拍的 CT,內科醫生看報告發現沒有游離氣體,認為并沒有穿孔。正式報告晚上出來,懷疑胃竇異物穿透胃壁。晚上內科叫的會診,其實這時候異物已經不在那個位置了。進腹之后,修補幾分鐘,找異物找了整整一夜,內鏡叫來了,C 臂機搬來,主任喊來了,最后沒發現腹腔有骨頭或針之類的高密度影,只好作罷。估計是排掉了,術后復查 ct 依然什么也沒有找到。我自己遇到一例十二指腸降部穿孔,也沒有腹腔游離氣體,但是十二指腸外側有滲出,周圍可見小氣泡,病人腹痛明顯,屈膝位,腹膜炎體征有的。于是開腹探查,患者肥胖又有腹部手術史粘連嚴重,好不容易找到十二指腸,kocher 切口也做了腹腔干干凈凈,沒有滲出,十二指腸降部看上去好好的。第二天科里討論,大家認為這是十二指腸降部和水平部交界處后壁穿孔,手術難度大,需要大 kocher 切口,把十二指腸完全掀起了才能找到,修補之后,要做空腸造瘺,胃造瘺。后腹膜是疏松間隙,一旦感染蔓延,將不可收拾,死亡率極高。然而神奇的是,病人幾天之后,不疼了,也沒有感染表現。估計是小穿孔自愈了,只能說這次是僥幸。啰啰嗦嗦,寫了這么多,本來值班無聊,想寫點心得的,越寫越控制不住,思緒萬千,廢話連篇,敬請見諒!這些都是非常規手術,不可能開成專家,相反,一不小心可能斷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