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是臨床泌尿外科常見癥候群,主要包括尿路刺激癥狀和尿路梗阻癥狀(如排尿困難、尿線細、尿后滴瀝等)。而了解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flow obstruction,BOO)是決定下一步處理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僅僅基于臨床癥狀診斷BOO是不夠的,并且在BOO解除后通常還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礙。因而,臨床上處理BOO前通常需要明確診斷梗阻情況以及評估膀胱功能狀況,用以指導下一步的干預措施。
針對上述亟需解決的問題,臨床以及研究活動中不斷開發出不同的診斷評估方法和指標,當前主要集中在尿動力學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其他評估這三大方面。本次將首先介紹尿動力學檢查中尿流率測定在BOO診斷評估中的應用。
尿流率測定是最簡單又實用的評估方法之一,可在醫院門診尿動力室進行,并且尿流率測定是一種非侵入性操作,因而尿流率測定常常作為BOO的初步篩選手段。
自由尿流率測定主要分為四步(見圖),在排尿前要求患者記錄排尿日記(Voiding Diary,VD),VD在尿動力學檢查結果判讀以及某些疾病診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類型有排尿時間表(Micturition Time Chart,MTC)(記錄至少24小時的每次排尿時間)、頻率-尿量表(Frequency-Volume Chart,FVC)(記錄至少24小時的每次排尿時間以及每次尿量)以及膀胱日記(Bladder Diary,BD)(記錄至少48小時的每次排尿時間、每次排尿量以及該階段出現的癥狀和事件),其中BD應用最為廣泛;在完成VD后前往醫院尿動力室進行自由尿流率測定,首先需讓受試者熟悉尿動力室的環境,等其有正常排尿欲望后進行自由尿流率測定,測定過程需準確記錄受試者的排尿模式、排尿量以及結束瞬間的殘余尿量;在排尿過程以及結束后需對排尿曲線進行質量控制分析,當曲線上快速變化的持續時間少于2秒時一般認為存在體內生理或體外物理贗象,需要考慮此曲線是否具有代表性并尋找出導致這一贗象的原因并加以糾正。國際尿控協會(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推薦自由尿流率測定的報告形式為“VOID”,即包括最大尿流率、排尿量和殘余尿量。
在自由尿流率測定的眾多參數中,臨床用于診斷BOO應用最廣的是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Qmax可以綜合反映膀胱和尿道情況。
膀胱情況:
① 逼尿肌無收縮;
② 逼尿肌收縮力減弱;
③ 正常逼尿肌收縮。
尿道情況:
① 正常;
② 功能性尿道梗阻;
③ 解剖性尿道梗阻。
一般對于成年男性而言,因此當Qmax<10ml/s時,大概率懷疑存在BOO,但是不能肯定Qmax的降低是由于逼尿肌收縮力減弱還是尿道梗阻亦或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當Qmax ≥ 10ml/s時,則暫時可不考慮典型的BOO。

2.家庭尿流率測定
雖然自由尿流率測定可以非侵入性初步評估是否存在BOO,但由于測定時仍然處于尿動力室陌生環境,會導致受試者緊張焦慮的情緒而影響正常排尿,因而現在逐步開發出家庭尿流率測定,它可以記錄單個受試者一段時間內的所有排尿,可以讓受試者在家中熟悉、習慣的排尿環境自行進行尿流率測定,從而使測定結果更為可靠、更符合患者的排尿習慣,而且有研究者比較基于重量傳感器的Da Capo家庭尿流計與固定式尿流計測定尿流率等參數,兩者準確性差別不大,而Da Capo家庭尿流計更好處理和可以提供全天的尿流和尿量信息。

3.新參數Delta Q
因為Qmax綜合反映膀胱和尿道情況,BOO引起的Qmax改變與逼尿肌收縮無力(Detrusor Underactive,DU)引起的Qmax改變相似,僅通過Qmax不能鑒別(BOO表現為高逼尿肌壓,低尿流率;DU表現為低逼尿肌壓力,低尿流率)。因此有研究者就對BOO和DU的尿流率參數進行了研究,如Qmax、平均尿流率(Average flow rate,Qave)等,結果發現BOO患者的Qmax和Qave值均低,然而DU患者的Qmax低,Qave高,因而提出了Delta Q的概念(Delta Q=Qmax-Qave),分析后發現Delta Q可能是一個可靠和有用的工具,可在傳統的壓力-流率同步測定之前作為篩選DU和BOO的輔助性診斷指標。
https://image.ysxxlm.cn/ysxxlm/Uploads/20210813/a995c6ecd334d777cd38f689219a16c5.pdf https://image.ysxxlm.cn/ysxxlm/Uploads/20210813/bf874c9d785895eb94bd97aaca8e6a6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