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 90% 大腸癌由息肉演變而來,這幾類人要當心!據新聞報道,去年年中,杭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方先生由于經常拉肚子,去醫院體檢,腸癌篩查結果呈陽性。 回想起兩年前就查出來了腸道息肉,但拖了兩年沒有管,如今已長大到了 2 cm,進展成癌前病變,他后悔不已。幸好發現的及時,目前已無大恙。 患病率高: 50% 以上人群被檢出腸息肉 腺癌是結直腸癌中最常見的類型,超過 95% 的結直腸癌患者都是此種類型。 大部分結直腸癌的發生遵循腺瘤-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癌的癌變進程。也就是說,得了結腸腺瘤性息肉如果不處理,就會變成結腸癌。 另外,腸息肉的患病率很高,研究表明,去做腸鏡的人群里約 52.5% 的人被檢出有結腸息肉,而且有明顯的年齡差異: 40 歲以下約 22.5% 的人有結腸息肉; 40~50 歲之間為 41.2%; 50 歲以上則高達 58.2% 了。 既然腸息肉這么普遍,為啥平時沒咋聽說大家去治療? 因為腸息肉患者大多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早期的腸息肉還很小,基本上直徑小于 2 cm,不太需要擔心。但一旦超過 2 cm,便會有 50% 的概率演化為結直腸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腸癌全球新增病例近 200 萬人,死亡率位居第二,僅次于肺癌。 而從腸息肉到結直腸癌,一般需要 10~15 年時間。因此,腸道疾病早篩對于預防結直腸癌非常重要,腸鏡是其中最準確、最直觀的檢查方式。 腸道腫瘤篩查金標準——腸鏡 腸鏡是一根前端帶有攝像頭的柔軟的管子,經肛門進入腸道內,可以清晰探查腸道內的健康狀況。而且它非常纖細,直徑大約只有 1 cm。 腸鏡是國際國內結直腸癌篩查通用的金標準,也是腸道疾病患者最推薦的檢查項目。 因為它是唯一一個既能檢查腸息肉,又能實時切除并取樣的檢查(會在術前征得你同意),而且也是檢查最準確,最利于醫生出診斷結果的檢查。 當然,關于做腸鏡要被捅菊花這件事,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實每個人的耐受程度不同,有的人認為腸鏡的痛苦和腹脹差不多,有的人認為跟牙疼比起來都不算個事。 但為了腸道健康,有腸息肉或者高風險的人,是一定要去做的,而且現在還可以選擇無痛腸鏡,睡一覺就做完了。 做腸鏡檢查前,注意以下 4 點事項: ❶檢查前三天開始以無渣或少渣飲食為主,不吃纖維較多、高脂的食物; ❷檢查前一晚要服用腸道清潔劑; ❸無痛腸鏡需要有人陪同; ❹做完腸鏡后有輕微不適是正常的,如果有持續的腹痛腹脹或便血,需要再行就醫。 這四類人容易得腸息肉 看看你中招了沒 腸息肉的癥狀不明顯,但根據臨床醫學等數據已經總結出,以下 4 類人更容易得腸息肉,建議提高警惕、做好預防。 1. 有家族腸息肉或腸癌病史; 2. 大量吸煙、長期酗酒; 3. 有過腸道疾病病史; 4. 肥胖人群。 看下來一個都沒中,你以為沒有不舒服就不用做腸鏡了?不是的!50 歲以上的人都應該去做一次腸鏡檢查。 千萬不要因為害羞、麻煩、害怕等理由拒絕腸鏡檢查,一時的大意可能讓你錯失自救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