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擊肺癌 你知道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來源:好醫友 自1985年以來,肺癌已成為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多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腸癌死亡人數的總和。目前,肺癌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僅死于肺癌的人數將接近100萬人。 不過,要想預防和抗擊肺癌,你首先要先全方位地了解它,而不局限于固有的認知。關于肺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總結了多數人所不知道的7大情況,筆者整理如下: 一、并不是只有吸煙的人才會患肺癌 當Cynthia Siegfried的丈夫Jim于2002年診斷出患有肺癌時,他們對肺癌并不了解。Cynthia說:“讓我驚訝的是,居然有15%的肺癌患者是從不抽煙的,我并不知道,我以為大多數的肺癌患者都抽煙。”Jim當時56歲,在被診斷出患有肺癌的那個早上,他才剛跑完5英里。芝加哥拉什大學醫療中心血液學和腫瘤學科室主任Philip Bonomi醫生解釋說,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肺癌,而不是只有吸煙人士。 二、肺癌包括很多種類型 約有15%的肺癌是小細胞肺癌,85%為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肺腺癌、肺鱗癌和大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生長速度較快,而非小細胞肺癌侵襲性相對較小,可通過手術和其他治療方法得到更為成功的治療。專家認為肺癌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基因突變會改變細胞分裂的方式,影響癌癥是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及其對治療的反應。 三、肺癌不一定有任何癥狀 56歲的Karen Loss在2012年意外診斷為肺癌晚期。她原本是去醫院做常規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腸胃問題的,卻發現肝臟和右肺存在惡性腫瘤。肺癌患者可能會咳嗽,咳嗽會越來越嚴重或久治不愈,也可能會有咳血、呼吸困難、哮喘、持續胸痛、上背痛或肩痛、身體消瘦和感覺異常疲憊等癥狀,而Loss女士卻一點癥狀都沒有。 四、死于肺癌的女性比其他癌癥都多 據LUNGevity基金會表示,從1987年起,死于肺癌的人數是死于乳腺癌人數的兩倍。目前尚不清楚為什么死于肺癌的女性比其他癌癥都多。研究顯示某些癌癥有遺傳因素,這讓家庭成員罹患癌癥的風險明顯增高,但目前尚不清楚肺癌是否同樣受到遺傳基因突變的影響。Bonomi醫生稱:“肺癌不像乳腺癌、卵巢癌和結腸癌一樣有著明確的遺傳基因突變,但是如果有家庭成員患過肺癌,那么你患肺癌的風險就會相對較高。” 五、肺癌靶向療法已經出現 靶向療法或精準醫學能夠針對與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據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表示,目前已經有許多研究靶向療法的臨床試驗,其中有九種已經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準。由于這些新療法的出現,很多肺癌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緩解,這在10年前看來是不可能的事。例如,其中一項研究表明,Loss女士正在服用的藥物Opdivo將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41%。 六、不應放棄生存的希望 Bonomi醫生表示,雖然在過去的10年間,肺癌的研究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只有17%的肺癌患者在確診后存活了5年以上,這是從20世紀70年代起從未改變的一個數據。盡管如此,仍然不應放棄生存的希望。Loss女士已經存活了三年,她現在正在服用Opdivo進行治療。Siegfried女士的丈夫Jim也是一位肺癌幸存者。在過去的3-4年里,由于更多的患者積極參與進來,在基礎研究、藥物及臨床試驗方面已經發生了許多改變,有生存就有希望。 七、陪護者也需要支持 任何癌癥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Siegfried女士說:“從一個陪護者的角度來看,我可以很快地學到很多關于癌癥的知識。剛開始我對肺癌一無所知,這讓我很懊惱。”在Siegfried女士寫的書中,她講述了照顧愛人的情感體會和可能會失去愛人的悲痛心情。在Jim確診的時候,當地并沒有任何肺癌患者的互助團體,所以她組織成立了自己的互助團體f.a.i.t.H。她說:“陪護者通常不能向需要照顧的那個人宣泄情緒,但是我們確實需要為情緒找個可以宣泄的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