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超40萬人大調查:每周吃三份魚就能降低患腸癌風險魚肉不僅營養豐富,好吃不長胖,還能顯著降低罹患腸癌的幾率。 根據一項發表在《臨床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與吃魚很少或不吃魚的人相比,吃魚最多的人(每周357克或更多)15年后患腸癌的風險降低了12%。 (在吃魚這件事上,喵星人可是最在行的) 以往有研究表明,多吃魚可以預防結直腸癌,但并不清楚該吃什么樣的魚,攝入量應該多少。 研究過程: 英國牛津大學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研究人員在15年間對歐洲范圍內的47.616萬人進行了跟蹤研究,調查了參與者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高、體重等指標。所有的參與者需要回答日常的吃魚細節,包括吃多少的魚,經常吃的是白魚、脂肪魚、油性魚還是瘦肉魚。 在調查期間,共有6291名參與者患結直腸癌。研究人員用氣相色譜法分析了部分結直腸癌患者血漿樣品中的脂肪酸水平。 研究結果: 相對每周魚攝入量低于63.49克的參與者,每周魚攝入量超過357克的參與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了12%。此外,血漿中的脂肪酸水平與整體患結直腸癌風險無關。 通常認為,一份魚的重量為100克—150克。也就是說,每周吃三份魚就能幫助你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 那應該吃什么樣的魚呢? 根據這項研究,無論你吃少脂魚類還是多脂魚類,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吃含脂肪多的魚更能體現出這種相關性,如鯖魚、鮭魚、鯡魚等多脂魚類。 (去市場挑魚的大爺大媽們,趕快奔走相告) 研究人員表示,尚不清楚吃魚就能降低罹患腸癌風險的具體原因。由于魚類是ω-3脂肪酸極為豐富的來源,因此這很可能和ω-3脂肪酸的抗炎特性有關。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周應至少吃2份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首席研究員Marc Gunter博士指出,這項研究支持每周多吃魚的觀點,應該鼓勵把吃魚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 但這項研究也存在局限性,未納入對魚油補充劑攝入的研究。因此,Marc Gunter博士表示,未來需要進一步探索,是否魚油補充劑也能起到降低腸癌的風險。 參考資料 1. Independent EATING THREE PORTIONS OF FISH A WEEK REDUCES RISK OF BOWEL CANCER, RESEARCH SUGGESTS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health-and-families/fish-bowel-cancer-risk-study-salmon-sardines-oily-a9018271.html 2.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Long-chain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a Large European Cohort https://www.cghjournal.org/article/S1542-3565(19)30669-X/full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