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呼吁:過了45歲 一定要做一次腸鏡 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結直腸癌。” 據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2019年9月7日,“2019世界物聯網大會—智慧健康發展峰會”上,李兆申院士說了這樣一段話。 消化道腫瘤確診時,85%都是晚期! “我們感覺到結腸癌罹患率在迅速上升,前幾年還排在后幾位,如今有些地方已經上升到第二位了。”李兆申院士表示,“哪些城市結腸癌患者最多呢?還是這些開放發達生活水平比較高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區。” 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揭示,死亡率最高的癌癥是肺和支氣管癌,但緊接著都是消化系統癌癥,包括胃癌、肝癌、食道癌、結直腸癌,前TOP5占到了所有癌癥死亡的四分之三。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消化道腫瘤確診時基本上都是晚期(85%),只有15%的患者是早期。“癌癥確診時是早期還是晚期,這直接決定了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李兆申院士指出,大約60%的晚期癌癥患者被確診以后活不過五年。在這五年當中患者經歷著化療的痛苦煎熬,患者所在家庭也面臨著巨額醫療費用。 從息肉到腸癌晚期,不是一兩個月的事! 李兆申院士指出,許多消化道癌癥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沒有癥狀的,而一旦出現貧血、消瘦、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等癥狀的時候往往都是晚期,再救就來不及了! “我們長海醫院做的研究顯示,近50%的患者是沒有任何的癥狀。沒有癥狀的人里有2%的人被確診為癌癥。那么,早期癌癥能不能檢測呢?” 答案是:能!結直腸癌從結直腸息肉一點點病變到晚期轉移不是一兩個月、一兩年的事,它的周期約有15年。 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年底前一定要做一次腸鏡! “在座的各位,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直腸癌,因為有息肉切掉可以預防,這是癌癥基本的規律,所以說結腸癌篩查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中美結直腸癌發病率趨勢也充分證明,結直腸癌可以預防篩查。圖片數據顯示,20年里,中國所有癌癥都在升高,美國所有癌癥卻都在降低。這與美國開展的早篩工作開展關系密切。 李兆申院士表示,過去美國結直腸癌篩查的重點對象是50歲及以上的人群篩查,這部分人群的結腸癌率得以下降。“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2018年結腸癌篩查的普及率達到80%,所以美國結腸癌患者降低50%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這與篩查有很大的關系。”① 早發現一例癌 挽救一個家! 李兆申院士2018年07月20日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事消化科工作多年,一直讓我耿耿于懷的是患者對于胃腸鏡檢查的排斥和抵觸。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有腸癌風險的患者,我建議他做個腸鏡檢查,他說做腸鏡太難受了,堅決不做。我提出他加入我們的研究項目,醫院派車接他去免費檢查,還提供免費的早餐,可是他都一口拒絕,最后我們給了他50塊錢,他才去做了腸鏡檢查。 當時,我的心里其實很難過。這也是老百姓的通病,讓沒有胃腸癥狀的人去做檢查,太難了。可是這是個誤區,許多消化道癌癥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沒有癥狀的,而一旦出現貧血等癥狀的時候往往都是晚期,再救就來不及了。 我常說,早發現一例癌,挽救一個生命,幸福一個家庭。在日本和韓國,早期腫瘤診斷率可以達到70%以上,而我們國家只有15%。② 記住: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 本文參考資料: ①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2019年9月11日《李兆申院士:我建議45歲的人一定要在年底之前做一次腸鏡》,作者 喵喵 ②健康時報 2018年07月20日 總第1523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早發現一例癌挽救一個家》(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