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進食紅肉容易致癌?研究:紅肉中有糖分子Neu5Gc促進慢國際癌癥研究基金會(IARC)把紅肉列為可能致癌的風險因子,有研究團隊發現癌癥與紅肉之間的關連,原來紅肉含有一種叫Neu5Gc的糖類,會促進慢性炎癥,與心臟病、關節炎及癌癥皆有關系。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在《BMC Medicine》期刊發表一份研究,探討紅肉和癌癥風險的關系。紅肉和乳制品中存在大量一種叫N-羥乙酰神經氨酸(Neu5Gc)的糖類,Neu5Gc是哺乳動物中常見的唾液酸(sialic acid)衍生物,人類不能自行合成這種糖類,當飲食中的Neu5Gc進入身體后,身體會產生抗Neu5Gc的抗體,繼而促進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癥。科學界已知這些抗體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尤其是結直腸癌,但還沒有發現它與肉類和奶制品之間的直接聯系。 是次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法國國家營養學調查NutriNet-Santé的樣本。研究人員測量了法國飲食中常見的各種乳制品和肉類食品的Neu5Gc含量,并分析了19621名18歲及以上成年人的每日Neu5Gc的攝入量。其后,研究人員抽取了120名受試者的血液樣本,并測量了他們血液中抗Neu5Gc抗體的水平。 根據調查,研究團隊發現羊奶產品含有最多Neu5Gc,其次是紅肉及加工肉品,第三高是牛奶,而男性攝取的Neu5Gc和體內的Neu5Gc抗體濃度都較女性高。此外,該團隊分析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庫,發現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與紅肉的攝入量呈正相關,且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 該研究主要作者特拉維夫大學教授Vered Padler-Karavani表示:我們發現從紅肉和奶酪中攝入的Neu5Gc與那些會增加癌癥風險的抗體,兩者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是次研究希望有助預測紅肉攝取量高的人的患癌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