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號,對于100歲的李爺爺(化名)一家是個開心的日子,李爺爺在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肛腸外科醫護的照顧下安全回家團圓過年了。
1月4日,李爺爺突然肚子痛,排大量暗血便。到當地醫院檢查,腹部CT查出升結腸腫瘤伴套疊。
考慮到李爺爺已經是百歲高齡,身體的基礎狀況和營養狀態也比較差,而且血小板很低,如果手術的話風險極高。醫院對癥處理后,建議他回家保守治療。
但是回家后老爺爺狀態還是不好,間斷便血、無法進食;丶揖鸵馕吨却,家屬也知道老爺子已經百歲高齡,如果手術可能兇多吉少,但是家人們都不想放棄。
1月13日,李爺爺的兒女帶著資料和最后的希望來到邵逸夫醫院肛腸外科王達主任醫師的名醫門診。王達主任醫師認真看過資料后說,年齡不是阻礙手術的理由,只要家屬有信心,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手術機會讓老爺子獲得新生的。
這一番話,讓李爺爺和家屬們重新燃起了希望。
李爺爺被收住入院,開始完善全身評估,看有無手術禁忌。同時醫院為李爺爺召集了多學科協作討論。
邵逸夫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黃學鋒介紹:“近年來,高齡結直腸癌患者日益增多,每年科室開展的手術中,8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占10-15%。但百歲老人實屬罕見,通常這類患者會伴有心、肺等基礎疾病。如何在根治原發病灶的同時,將圍手術期風險降到最低,我們醫院有一套完善的多學科協作討論機制。”
邵逸夫醫院從建院以來就建立了強大的多學科協助討論團隊機制,患者疾病需要時,在醫務科的協助下由主管醫生召集相關科室對患者病情充分討論。
1月25日,王達主任醫師召集了包括心臟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呼吸治療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營養科等各大科室的主任,對李爺爺的病情進行深入討論和分析。
討論的結果令人振奮,手術可以做。雖然手術風險極大,但是邵逸夫醫院的團隊有信心,會在整個圍手術期撐起強大的后盾。
接下來幾天,陸續進行雙側胸腔積液穿刺引流,加強腸內腸外營養,指導呼吸功能鍛煉,術前輸注血小板等,將李爺爺的身體在手術前調整到最佳狀態。
1月28日,在麻醉科喬慶副主任醫師的麻醉保駕護航下,王達主任醫師為李爺爺完成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結腸癌根治手術。
手術非常順利,整個手術過程2個多小時,術中幾乎沒有出血,李爺爺的各項生命體征在手術過程中也都非常平穩。
術后李爺爺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術后5小時,李爺爺成功脫離呼吸機并拔除氣管插管,各項生命體征平穩。重癥醫學科張舸主任醫師介紹,患者百歲高齡,術前雙側胸腔大量積液,肺不張,多學科討論后,請呼吸治療科提早介入,術前指導呼吸功能鍛煉,改善肺不張,為術后氣管插管盡早拔除提供了有利條件。
術后第二天,李爺爺就回到了普通病房,術后10天順利拔除引流管出院,李爺爺可以自己正常吃東西了。
結腸癌來源于結腸粘膜,屬于常見惡性的消化系統腫瘤,多數是由腸腔內的單個細胞或一組細胞發展而來。
整個病程發展過程:首先這些細胞開始分化并長成息肉(可通過腸鏡篩查),當息肉繼續生長分化,就可能變為惡性腫瘤,并浸潤腸壁或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位。
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素的攝入;維生素缺乏;腸道菌群失調;亞硝酸鹽類化合物的攝入。
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息肉和腺瘤等疾病均與CRC有關,目前認為腺瘤性息肉、絨毛狀腺瘤、家族性多發息肉病等是CRC的癌前病變。
遺傳相關的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約占CRC的20%,主要包括Lnych綜合癥、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綜合征、鋸齒形息肉病綜合征、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征、李-弗美尼綜合征和Cowden綜合征、MUTYH相關性息肉病。
既往認為結腸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高,近年來結腸癌也有年輕化趨勢。
早期結直腸癌可無明顯癥狀
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
可出現下列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