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歲女性結直腸癌伴肝、腹膜轉移的MDT治療來自iMDT互聯網+腫瘤多學科平臺優秀案例。 癌癥治療是一個十分長期的過程。與腫瘤的抗爭勝利以后,我們需要做的事,就是隨訪,如果出現了復發和轉移,能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把生活繼續掌握在自己手里。 患者基本信息 初診時間:2014-01-16 主訴:腹痛5月余 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特殊 體格檢查: 右上腹腫物(活動尚可,質韌,大小約5cm*5cm); 直腸指檢:入肛7cm直腸未及腫物,盆底可疑兩個質硬結節,指套無血染。 輔助檢查 腸鏡:距肛門約50cm橫結腸見環周腫物,腸鏡無法通過 活檢病理:中至低分化腺癌; 腫瘤標記物: 胸部CT:未見明顯異常; 腹部MRI:升結腸病灶,考慮結腸癌,病灶突破漿膜層;病變內側腸系膜淋巴結,可以轉移直腸子宮陷窩處多發結節灶,考慮種植轉移;右側附件區病變,考慮卵巢囊腫; 超聲內鏡:直腸未見明顯異常; 初步診斷 肝曲結腸癌腹腔種植轉移,cT4N1M1b;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 MDT診療策略討論 討論 1 治療目標:姑息治療 or 潛在治愈(爭取R0切除)? 局限性腹膜轉移爭取R0切除,有潛在治愈希望 治療策略:直接手術 or 新輔助化療? 有梗阻風險直接手術 治療經過 2014-02-10 手術方式:右半結腸切除術 右側卵巢腫物切除活檢 盆腔腹膜完全切除術 腹腔熱灌注化療 根治程度:R0 術后病理 橫結腸中至低分化腺癌,浸潤至腸壁漿膜層,并突破至漿膜外,神經束周見癌侵犯,脈管內可見癌栓; 淋巴結:9/24+; 冰凍后石蠟1(盆腔結節):中至低分化腺癌浸潤; 冰凍后石蠟2(右側卵巢結節):囊性卵泡形成; 左側卵巢囊腫:形態符合中腎管殘余囊腫; 盆腔腹膜結節:中至低分化腺癌浸潤,脈管內可見癌栓 pMMR; 術后診斷:橫結腸癌盆腔轉移,pT4bN2bM1b; 隨訪 2014年3月至5月術后XELOX方案化療4周期; 2014年06月09日MRI復查懷疑肝多發轉移,T7骨島與轉移鑒別; 第一次MDT會診 下一步處理? MDT會診意見 隨訪 影像科醫生仔細閱讀MRI資料,目前看到的肝臟病灶,在1月份術前MRI中已經存在,大小無明顯變化。建議行超聲造影進一步明確診斷,治療上繼續原方案化療,三個月后行肝臟MRI(普美顯)。 超聲造影:肝S1、S8等回聲結節,考慮肝M; 2014年6月至10月XELOX方案化療4周期; 2014年10月09日復查評價; CT:胸部未見異常; MR:原S8病灶不明顯,其余病灶無明顯變化; 第二次MDT會診 下一步處理? 停止化療、觀察 繼續維持化療 肝轉移瘤局部治療 MDT會診意見 考慮原來存在腹膜轉移,肝臟局部治療獲益不明確,建議卡培他濱單藥維持治療(1000mg/m2 bid d1-d14); 后續治療 2014-10-08開始行卡培他濱維持治療; 隨訪 2015年01月07日 胸部CT:右上肺增殖灶;T7椎體右側椎弓根致密灶,多考慮骨島; 腹部MRI:肝臟多發強化結節,較前縮小;腎小囊腫;盆腔少量積液; 腹部MRI:肝臟多發強化結節,較前縮小;腎小囊腫;盆腔少量積液; 2015年4月 胸部CT同前; 腹部MRI:肝臟多個結節狀強化灶,較前未見明顯變化;肝S8新出現結節,建議復查;右腎囊腫;子宮前壁小結節,考慮子宮肌瘤; 下一步治療? 重新引入奧沙利鉑 繼續維持治療 肝轉移瘤局部治療 實際治療 目前肝S8新增結節不排除為轉移可能,建議繼續維持治療,密切隨診,必要時更換方案; 2015年7月 胸部CT:同前 腹部MRI:肝臟個結節狀強化灶,較前未見明顯變化;右腎囊腫;子宮前壁小結節,考慮子宮肌瘤,較前未見明顯變化; 第三次MDT會診 下一步治療? 停止化療、觀察 繼續維持化療 肝轉移瘤局部治療 MDT會診意見 隨訪 2015年7月-2016年11月卡培他濱維持治療; 2015.10;2016.1;2016.5;2016.7多次復查; 腹部MRI:肝臟多發結節,較前未見明顯變化;少量盆腔積液; 2015.10;2016.1;2016.5多次復查 腹部MRI:肝臟多發結節,較前未見明顯變化;少量盆腔積液; 隨訪 2016年6月,患者出現停止排氣排便,伴腹痛、嘔吐,當地保守治療后緩解; 2016年9月再次出現腸梗阻,于外院行腹腔鏡探查+中轉開腹+腸粘連松解+腸系膜結節活檢+部分空場切除端吻合術+腹腔熱灌注; 術后病理未見癌; 2016年11月 胸部CT:同前; 腹部MRI:肝S7/8結節及肝S7小結節強化灶,較前無明顯變化;右腎小囊腫,基本同前;子宮前壁肌瘤,較前無明顯變化;盆腔少量積液; 第四次MDT會診 下一步治療? 停止化療、觀察 繼續維持化療 MDT會診意見 目前處于NED狀態,肝內小結節無變化>2年,建議觀察,定期復查; 隨訪 2017年7月 胸部CT:同前 腹部MRI:肝S2、S7/8結節,較前無明顯變化,考慮血管瘤可能,建議復查;肝S7小結節強化灶,較前無明顯變化;盆腔少量積液;盆腹膜稍增厚并見結節灶,較前稍增大,建議復查; 再次直腸指檢未及明顯結節; 總治療經過 為何腫瘤患者一定要注意隨訪? 隨訪是指醫院或醫療保健機構對曾在醫院就診的患者以通訊或其他方式,進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和指導患者康復的一種觀察方法。 很多腫瘤患者,經過正確的治療后,腫瘤被切除或明顯縮小了,癥狀、體征也隨之消失,全身情況有明顯的好轉,逐漸康復。 但由于癌細胞善于“潛伏”,即使通過治療“消滅”了腫瘤,仍容易發生復發和轉移。一般來說,癌癥的轉移和復發90%會在五年內發生,所以腫瘤患者治療結束,并不能代表腫瘤就治愈了,經過綜合治療,腫瘤相關的癥狀和體征消失且生存期超過五年,才可認為是達到了“臨床治愈”。因此,治療后的定期隨訪尤為重要。 通過隨訪和醫生交流,患者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及時發現復發、轉移的苗頭,積極采用相應的措施。還可以在營養飲食、功能鍛煉、有氧運動、心理疏導等方面,得到醫生的正確康復指導。 本文由妙悅iMDT提供,轉載請申請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