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類息肉癌變率高?醫生忠告:遇到此類,考慮盡早切除確診既晚期、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病情惡化、傾家蕩產治療也未能挽回結局,這是大家對癌癥固有的印象。 也正是受到了癌癥種種表象的影響,很多人都錯誤認為,癌癥是一種難以預測、發展迅速、甚至是突發性的疾病! 但事實上,我們所說的癌癥,指的就是出現在器官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它的出現與細胞DNA變異有直接關系。而從健康細胞發展到癌細胞、從癌細胞到癌腫、從原位癌到浸潤轉移癌,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其過程甚至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之久! 而促發細胞癌變的因素,那更是多種多樣,就拿我國最為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大腸癌”來說,它的病發因素就牽涉到了多個方面,比如年齡、遺傳基因、腸道慢性疾病等。在我國全部的大腸癌患者中,有近80~95%都是從息肉發展而來的! 那么問題來了,明明息肉是良性腫瘤,它為何會發展成癌呢?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點,息肉的確是良性腫瘤的一種,它可出現在人體任何一處有黏膜覆蓋的空腔器官上。在我國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最為高發的息肉就是腸道息肉。而腸道息肉又有多個種類,它可大致分為腺瘤與非腺瘤性兩種! 所謂非腺瘤性息肉,指的就是惡變率極低的良性息肉,比如增生性、炎癥性等。 而腺瘤性息肉就是癌變率較高的存在,它主要分為三類: 1、管狀腺瘤: 管狀腺瘤屬于良性息肉,但是其卻具有一定的癌變可能。臨床資料表明,50歲以上的老年人正是管狀腺瘤的高危人群。 它多是單發性出現,直徑往往小于1cm以下,呈現出橢圓或圓形,有近2/3的管狀腺瘤都有蒂存在。數據顯示,管狀腺瘤在10年內癌變的可能約為5%; 2、絨毛狀腺瘤: 這種腺瘤和前者比起來,其發病率相對較低,但是惡變率卻相當之高。一般情況下,絨毛狀腺瘤都是單發存在,特別是容易出現在患者的直腸中。 數據表明,絨毛狀腺瘤在10年之內,其癌變率能達到30%~70%左右; 3、混合狀腺瘤: 所謂混合狀腺瘤,就是同時擁有以上兩種腺瘤特點的類型,它的癌變幾率也位于二者之間,十年內可達到23%左右! 除了以上三種腺瘤之外,還有一種十分特殊的腺瘤需要警惕! 它就是:遺傳性腺瘤性息肉病! 所謂遺傳性腺瘤,指的就是患者遺傳了這種基因并因基因而誘發的腺瘤性息肉病,它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遺傳該基因的后代,在20歲之前就可能會發病,在其大腸內甚至會長出上百個小的腺瘤,如果一直都沒有察覺病情,及時干預治療,那患者后期癌變率幾乎就等于100%。 根據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遺傳腺瘤性息肉病,恰恰就是大腸癌家族聚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腺瘤性息肉就是所有息肉類型中癌變率最高的存在,無論是在腸道或其他哪一器官內發現腺瘤,都需要第一時間進行切除處理,以降低后期的癌變幾率。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復發可能,所以即便是手術過后,患者也需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