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嘆息:4種明顯跡象,你總是選擇無視!腸癌指的是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是一種非常多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據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全世界有193萬人被確診為腸癌。而且腸癌的死亡率非常高,全球1000萬癌癥死亡病例當中,腸癌就占93萬,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危害非常大。 而導致腸癌死亡率高的原因,與早期癥狀被忽略有關,所以說,腸癌早期癥狀的發現非常重要。 那么,患上腸癌之后到底會出現哪些癥狀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腸癌有哪些早期癥狀? 一、排便次數明顯增多 尤其是在患有直腸癌的時候,患者會出現特別明顯的排便次數增多現象。腫瘤在生長時,會使得腸道的黏膜受到強烈刺激,從而發生異常收縮現象。 這樣一來,就會引起排便反射,從而導致患者出現頻繁排便的現象。即使患者并沒有吃太多食物,排便次數也會增加很多,而且在每次排完便之后,仍舊有排便不盡感。 二、大便形狀改變 腸道內腫瘤生長的速度比較快,會占據腸道中的位置,從而使得腸道變得非常狹窄。 另外,在患有直腸癌時,由于腫瘤呈現環狀生長狀態,從而導致腸腔縮窄。大便在經過的時候會被擠壓,就會使患者排出變形以及變細的大便。 如果情況較為嚴重,患者會出現部分性或者是完全性的腸梗阻,導致患者出現肛門少排氣少排便,甚至是無排氣無排便現象。 三、消化道癥狀 不管是患有直腸癌還是結腸癌,一旦腸道內出現癌細胞,就會使患者的腸道功能受到影響,從而使整體的消化功能力下降。患者會出現一系列消化道不適癥狀,比如會反復出現下腹部脹痛或者是消化速度較慢的情況。 而由于這些情況的出現,使患者的進食量快速減少,并且會引起營養不良、貧血等現象。如果腫瘤生長速度較快的話,患者會出現快速消瘦的情況。 四、黑便或便血 腸道內腫瘤在進行生長的時候,由于質地比較脆,大便經過腫瘤時,由于出現一些摩擦,腫瘤表面就會出現破裂出血現象。而少量的血液會被腸道氧化變黑,并且會混在大便當中,使患者排出黑色大便。 如果癌細胞使得腸道黏膜受到強烈刺激,就會引發腸道出血。而一旦出血量較多,血液來不及被腸道氧化,就會隨大便排出體外,從而出現便中帶血的情況,這也是患上腸癌之后一個特別明顯的癥狀。 總而言之,患有腸癌之后,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會出現以上4種較為明顯的癥狀表現。 另外,還有患者會表現出反復的腹瀉、便秘,或者是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必須快速就診。 腸癌早期進行科學規范治療的話,5年生存率可達85%以上。一旦延期治療,癌細胞會快速擴散,即使通過綜合治療手法,被治愈的可能性也會非常低,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