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謝改變
是腫瘤細胞的關鍵標志之一。早在100年前,Otto Warburg 就觀察到腫瘤細胞會優先利用糖酵解產生ATP而不是線粒體氧化磷酸化
(OXPHOS)
。值得注意的是,線粒體作為一種特殊的半自主性細胞器,擁有自己的DNA,還在細胞內承擔著“能量工廠”的重要功能。2020年9月,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惠康基金會線粒體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Cancer
雜志上發表題為:
Age-associated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 cause metabolic remodeling that contributes to accelerated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
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表明,
年齡相關的線粒體DNA突變使得線粒體氧化磷酸化
(OXPHOS)
功能發生缺陷,導致細胞代謝改變,進而加速腸道腫瘤的發生。實際上,科學家們發現,在腫瘤細胞中,線粒體的OXPHOS功能在許多類型的腫瘤中均處于一種被下調的狀態。與此同時,OXPHOS系統中的缺陷也是許多人類衰老組織中的一個共同特征。在眾多癌癥類型中,結直腸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漸高發,且與線粒體DNA
(mtDNA)
突變密切相關。因此,在這項研究中,
Laura C. Greaves
領導的研究團隊探究了與年齡相關的mtDNA突變是否在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構建了APC抑癌基因敲除的、OXPHOS系統缺陷的結直腸癌小鼠模型
(Lgr5-creER;Apcfl/fl)
,并具有mtDNA突變。APC抑癌基因的敲除使得腫瘤細胞增殖速度加快且細胞凋亡減少,導致這些小鼠的腫瘤比對照組要大。APC敲除、OXPHOS系統缺陷小鼠模型中腫瘤生長速度更快緊接著,研究團隊還發現,這些結直腸癌細胞可以通過上調絲氨酸的從頭合成途徑
(SSP)
進行代謝重塑從而應對OXPHOS系統缺陷。與此同時,研究團隊還在人類結直腸癌樣本中進行了原位免疫組織化學(IHC)分析,他們發現在22個OXPHOS缺陷的腫瘤樣本中,有18個具有一個或多個mtDNA突變。并且,他們還在正常老化的腸組織樣本中觀察到類似的mtDNA突變譜。事實上,線粒體基因組有多個拷貝,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同的線粒體DNA(mtDNA)拷貝將累積越來越多的突變,直到相同體細胞mtDNA突變在單個細胞內累積到一個高水平狀態,最終就可能導致OXPHOS系統缺陷。論文第一作者
Anna Smith
表示,
單個或少數幾個線粒體DNA突變并不會有太大影響,但當這些突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將會導致OXPHOS缺陷和代謝改變,從而在腫瘤發生過程中提供選擇性代謝優勢
,此外,
突變積累過程與年齡增長密不可分!Anna Smith 還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還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遺傳性致病mtDNA突變導致線粒體疾病的患者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是否增加?mtDNA突變和OXPHOS缺陷導致腫瘤發生的假設機制的示意圖總而言之,此項研究在小鼠模型和人類臨床樣本中證實,隨年齡的增長,
線粒體DNA
(mtDNA)
不斷發生突變,導致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
(OXPHOS)
功能發生缺陷,從而改變了細胞的代謝方式,最終加速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還發現與年齡相關的線粒體OXPHOS缺陷可通過上調絲氨酸從頭合成途徑
(SSP)
促進腸癌細胞生長和存活,鑒于代謝途徑是腫瘤治療干預的重要靶點,未來可以開發針對SSP的靶向藥物從而有效治療結直腸癌等腸腫瘤。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0-0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