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出直腸癌,真的從此只能掛糞袋?若不符合這3個標準,大個放心不,我堅決不同意掛糞帶,如果真要這樣,我就不治療了! 很多被確診為直腸癌的患者,在聽說需要手術治療,可能無法保肛時,都會強烈反對。 在他們看來,掛著糞帶度過余生的日子,尊嚴受到了嚴重傷害,寧可選擇保守治療的方式,也不想所謂“茍延殘喘”地活著! 早期直腸癌,治愈率還是很高的 “直腸”是大腸非常特殊的一個部位,它指的就是從肛緣向上15cm的一段大腸。一般情況下,外科手術就是直腸癌最為核心的治療辦法。 如果僅僅只是出于早期的直腸癌患者,在內鏡下進行切除手術,可獲得極好的療效。特別是沒有淋巴轉移的早期直腸癌患者,手術后5年生存率能達到90%左右! 直腸癌的癥狀是怎樣的呢? 如果患上直腸癌,其中最典型的癥狀就是便血。 直腸癌引起的便血往往呈持續性,血液為暗紅色或鮮紅色,糞便可混合在一起,有時可能伴有黏液、血塊,排便時不伴有疼痛感。 由于腫瘤的影響,患者可出現便秘、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由于腸道梗阻,排出的大便較細,同時可伴有腹脹、腹痛等癥狀,有時還可以腹部摸到條狀的腫物。 當發生以上癥狀時,要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 手術,是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 而進入中晚期之后的直腸癌,通常也是以手術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式,配合后續的相關治療,一部分直腸癌患者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可以實現臨床治愈。 數據調查顯示,中晚期的患者在進行綜合性治療后,五年內生存率也能達到50%~80%左右! 但直腸癌的手術,需要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也就是:肛門切除。 在切除肛門之后,患者需要終身攜帶掛糞帶,所以這種手術方式很多患者都不能接受,甚至是不顧自身實際情況,一味要求醫生給自己進行保肛手術。 在臨床上看來,想要保住肛門,首先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腫瘤位置 腫瘤的位置是決定患者能否保住肛門的最重要因素。 在臨床上對直腸癌的位置劃分有三種,小于肛門齒狀線5cm的屬于低位直腸癌,5-10cm屬于中位直腸癌,而大于10cm的則屬于高位直腸癌。 一般情況下,腫瘤所在位置距離肛門越遠,保肛的可能性越大。 2、腫瘤分期 除了要看腫瘤的位置以外,腫瘤本身的病理分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腫瘤浸潤程度如何、是否已經侵犯到了周圍內臟器官、癌細胞分化程度等,都會影響到手術的進行。 如果腫瘤的體積已經非常大、又或者是其惡性程度高、侵犯到了周圍的組織,那就需要進行更大范圍的切除,保肛幾率相對較低。 3、血管因素 保肛手術進行時,需要將病變的部分腸管切除,并將兩個切口對接形成學名為“吻合口”的接口,而吻合口又需要豐富的血液供給。 如果患者的腸系膜血管無法達到條件,就算是將腸管吻合在一起,血液供給不充分的情況下,就會造成吻合口漏、腸腔感染,甚至是需要第二次手術。 如果符合保肛手術的條件,就可以進行保肛切除術。 但如果經過綜合性評估之后,不符合手術進行的條件,那和生命安全比起來,掛糞帶也就成了首要選擇! 問題來了,掛糞帶真的生不如死嗎? 其實,在臨床看來,掛糞帶無非就是將排泄口從肛門轉移到了腹部,很多患者在經過訓練之后,身體都能得到良好的適應,并不會造成過大的負擔。 所以,患者應當積極調整心態、對生活保持信心。 畢竟和生命比起來,掛糞帶就不足一提了,只要人還活著,一切都會充滿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