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息肉發生癌變,上廁所時有3個表現,一旦發現,盡快去醫院就醫“息肉”想必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出現在器官上的贅生物,總是會讓人聯想到一種惡性、具有極強致命性的疾病:癌癥! 但事實上,息肉和癌癥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類型,前者屬于良性腫瘤的一種,后者則是惡性腫瘤。 不過,雖說息肉本身是良性種類,但是少部分息肉卻具有惡變的幾率。特別是出現在腸道內的腺瘤性息肉、遺傳性腺瘤息肉病,后期癌變率相對較高! 臨床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全部的大腸癌患者中,超過了75%以上的腸癌患者,都是從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的。 越是生長直徑過大、多發性息肉、含絨毛狀成分越多的息肉,后期惡變的可能性也就會越大。而且,更為可怕的是,在腺瘤性息肉早期、癌癥早期,患者多沒有典型癥狀出現! 但是,隨著癌變的不斷進展,患者就會有不同的癥狀。比如近期以下幾個異常突然找上自己,當心就是癌變到來的信號: 1、混合樣血便 血便就是腸道癌變最為典型的癥狀,其出現的因素與部分腫瘤因血運障礙壞死、組織糜爛、癌細胞侵犯間質內血管有關,這種血便表現為血液與粘液和大便混合在一起、膿血便、大便中參雜血塊或壞死組織,并且會散發出較為刺鼻的惡臭。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結腸腺瘤、較大的直腸息肉,也可能會有血便癥狀,主要表現為大便帶血或粘液血便; 2、大便習慣改變 在腸癌的早中期階段,受到腫物增長、癌腫刺激腸道黏膜分泌改變、分泌物增多等影響,會產生腸道刺激癥狀,主要表現為晨起后的假性腹瀉。 在這之后,患者大便次數會變得越來越多,日間頻頻出現便意,甚至是會有排便不盡、里急后重等癥狀表現,自己明明有急切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并不多,有時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 3、腸道狹窄癥狀 通常情況下,發生在不同節段的大腸癌,所誘發腸道狹窄的階段都不相同。比如出現在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處的癌變,由于其多為狹窄性的硬癌,所以極容易造成梗阻現象,而出現在直腸壺腹部的癌變,由于壺腹部較為寬廣,需要1-2年的時間才可導致狹窄出現。 受到腸道狹窄、梗阻的影響,患者會有大便形狀逐漸變細、排便困難、便秘、腹痛腹脹等癥狀表現。同時,由于糞便堆積無法排出,在其梗阻上端的乙狀結腸部位、左下腹部,有時還可捫及到類似于條索狀的異常腫塊。 除了以上三個典型表現外,腸癌在發展的過程中,患者還會有貧血、逐漸消瘦、腹部疼痛、腹部包塊、反復發熱等多個癥狀。 如果自己本身就屬于腸癌高危人群,比如曾經查出了腸道息肉、有腸癌或息肉家族史等,近期突然有以上幾個癥狀到來,很可能就是腸道癌變的表現! 但是,這里需要強調一點,出現類似癥狀,未必就只有腸癌一個原因,比如腸道息肉進展到嚴重程度、克羅恩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患者也可能會有這類癥狀出現。 因此,該類癥狀只能作為腸道生病的信號,但具體是何因素作祟,還需要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