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如何預防護理大腸疾病?大腸癌是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粘膜的惡性腫瘤,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多發生于40歲以上男性。病因大多與腸道慢性炎癥、腸息肉、遺傳及長期食用低纖維素飲食有關。該病主要癥狀為大便性質及大便規律的改變:如出現血便,腹瀉或便秘,便中帶膿血或粘液等,也可伴有不同程度腹痛、乏力、消瘦等。根據癌腫發生的部位不同,表現也有所差異,如發生在右側結腸的腫瘤,多表現以全身癥狀為主。 例如:消化不良,腹痛,不規則發熱等。而在左側結腸腫瘤則表現為大便帶血,亞急性或慢性腸梗阻癥狀為主。直腸癌則多表現為大便表面帶血等癥狀。該病的診斷除重視臨床癥狀外,應連續性查大便潛血,必要時可行鑰灌腸X線檢查、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以及經纖維結腸鏡取活組織細胞學檢查,確診率均較高。 大腸癌的防治首先要積極治療腸道慢性炎癥及腸息肉等,飲食要多樣化,多食蔬菜,適當限制脂肪食物。老年人如有條件,應定期作大便潛血檢查,對可疑者應及時輔以其他有關檢査,爭取早期診斷和治療,以提高療效。大腸癌的治療:早期以手術為主,然后輔以化療或免疫制劑治療,不能手術者可行化療、放療或中西醫結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