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CCO | 袁瑛教授:“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MSS型晚期結直腸癌的免疫治療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河南省腫瘤醫院、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河南省癌癥基金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中國頂級醫學盛會——2021中國腫瘤學大會(2021 CCO)在鄭州隆重召開。 結直腸癌(CRC)免疫治療的應用經歷了多個階段,然而包括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疫苗和溶瘤病毒等策略在內的嘗試其療效均不盡如人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應用為CRC的免疫治療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目前,免疫治療已經在高度微衛星不穩定(MSI-H)/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CRC中大放異彩,而在臨床實踐中,微衛星穩定(MSS)或低度微衛星不穩定(MSI-L)/錯配修復正常(pMMR)的CRC患者更為常見,因此針對此類患者的免疫治療探索不可或缺。本次會議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袁瑛教授帶來了題為《MSS型CRC的免疫治療》的報告,為我們分享了MSS型CRC的后線姑息治療、檢測與患者治療。 2015年,ASCO會議報道顯示pMMR經治型晚期CRC患者應用帕博利珠單抗后,患者客觀緩解率(ORR)為0,遠遜于dMMR患者的62%。該研究作為CRC免疫治療領域的里程碑式探索,對MSI-H和MSS型CRC的后線免疫治療均有較高的指導價值。在此之后,針對MSS患者姑息后線免疫治療的思路主要有兩種發展,分別為“挑人群”和“做加法”。 挑人群 “挑人群”即對MSS患者進行進一步的分層,進而選出合適的免疫治療患者群。2019年ASCO GI會議報道顯示,與最佳支持治療相比,度伐利尤單抗+曲美木單抗+最佳支持治療未能改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但該研究后續的分子分析提示,腫瘤突變負荷(TMB)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MSS患者后線免疫治療的生物標志物,雙免聯合治療可以對TMB>28的患者產生一定的療效。 做加法 “做加法”即將多種治療手段進行疊加,通過多藥聯合的策略改善患者的獲益。該策略在初期效果不佳,IMBLAZE370研究顯示,阿替利珠單抗聯合cobimetinib相較標準瑞戈非尼治療,未能改善MSS晚期CRC患者OS、PFS和ORR。 而在2019年的ASCO會議中,REGONIVO試驗證實,對于標準治療失敗的日本MSS晚期CRC患者,納武利尤單抗聯合瑞戈非尼治療組MSS患者ORR可達33%,而且相較于標準瑞戈非尼治療5.5個月的中位PFS,聯合治療組的患者PFS提升至7.8個月。但此后的北美REGONIVO顯示,納武利尤單抗聯合瑞戈非尼治療的MSS晚期CRC患者ORR僅有7%,未能復現日本研究的高臨床獲益。 之后的2021年ASCO會議中,一項中國研究(NCT03903705)評估了呋喹替尼聯合信迪利單抗在MSS晚期CRC患者中的療效,研究共納入44例患者,結果發現,患者ORR可達22.7%,中位PFS可達5.6個月。 除了免疫治療聯合抗血管治療以外,免疫治療聯合EGFR單抗同樣是臨床探索的方向之一。2020年ESMO會議中的報告顯示,avelumab聯合西妥昔單抗對于西妥昔單抗經治型MSS晚期CRC患者療效不佳,ORR僅有7%。但對于EGFR單抗初治型患者,一項單臂II期臨床研究顯示,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帕尼單抗可使RAS/BRAF野生MSS型CRC患者的12周ORR提升至35%。今年的ASCO GI會議中,一項研究評估了BRAF抑制劑聯合免疫治療聯合EGFR單抗的療效,結果顯示對于BRAF V600E突變型MSS晚期CRC患者,三藥聯合的策略可使患者ORR達到50%。 袁瑛教授表示,如上所述,目前的免疫聯合治療策略臨床獲益尚不確定,期待未來的III期臨床研究對此作出系統全面的評估。 姑息一線治療 除了針對后線治療的探索,針對MSS晚期CRC患者的一線免疫治療也有諸多嘗試。2020年,ASCO會議中一項納入16例患者的報道顯示,度伐利尤單抗+Tremelimumab+FOLFOX(5-FU+LV+奧沙利鉑)作為MSS晚期CRCR患者的一線治療,可使患者ORR達到87.5%,且其中4例患者實現完全緩解(CR)。2021年ESMO會議中公布了AtezoTRIBE研究的結果,該研究納入的CRC患者中90%以上為MSS狀態。研究對比了FOLFOXIRI(5-FU+LV+奧沙利鉑+伊立替康)聯合貝伐珠單抗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FOLFOXIRI聯合貝伐珠單抗的療效,結果顯示,患者PFS從11.5個月提升至13.1個月,但剔除非MSS患者后,PFS獲益幅度變小。 另一項中國隨機III期研究BBCAPX對RAS突變型MSS晚期CRC患者的一線免疫治療進行了評估,研究共納入患者402例,按照1:1的比例隨機進行CAPEOX+貝伐珠單抗或CAPEOX+貝伐珠單抗+信迪利單抗治療,該研究的前期單臂II期試驗顯示,聯合免疫治療組ORR為84%,DCR為100%。該III期研究目前正在進行中,醫脈通將會持續跟進其進展。 圍手術期治療 目前,針對MSS局部進展期CRC患者圍手術期的免疫治療主要集中于新輔助治療階段。2019年ASCO報道的一項研究顯示,對于T3-4任意N的直腸癌患者,放化療后手術前應用納武利尤單抗可使患者病理完全緩解率(pCR)達到30%。
另一項中國學者團隊的II期單臂研究也提示,對于27例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患者(其中26例pMMR患者),在短程放療與TME手術之間應用CAPOX(卡培他濱+奧沙利鉑)聯合卡瑞利珠單抗,可使患者pCR率達到28%,R0切除率高達100%。 小結 在報告的最后,袁瑛教授總結道,對于MSS/MSI-L型CRC患者,目前的免疫治療尚處于摸索階段,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MSS/MSI-L型CRC患者應用免疫治療的線數也在逐漸提前,臨床醫生所積累的研究數據也越來越多。因此,她將現狀形容為“黎明前的黑暗,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相信在未來,免疫治療可以更好地幫到MSS/MSI-L型CRC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