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濕相關性皮炎(MoistureAssociated Skin Damage,MASD)[1]:指皮膚長期暴露于潮濕環境(如尿液、糞便、汗液、傷口滲出液等液體)中所引起的皮膚炎癥或侵蝕。最常見的類型包括失禁相關性皮炎(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IAD)、褶皺性皮炎(Intertriginous Dermatitis,ITD)、傷口周圍潮濕相關性皮炎(Periwound Moisture Associated Dermatitis)和造口周圍潮濕相關性皮炎(Peristomal Moisture Associated Dermatitis)4種。 IAD IAD是指由于暴露于尿液或糞便中所造成的皮膚損傷,任何年齡階段均可發生,其影響的皮膚范圍不包括會陰部位。低Braden評分、頻繁失禁、大便失禁、水樣便、雙失禁是IAD公認的危險因素。國外研究顯示,IAD發病率為7.6%~17.0%,IAD患病率為23%~29%[2]。 1.2.2
ITD 是指由于空氣循環不足而導致水分滯留在皮膚褶皺處,使皮膚“粘”在一起,加之皮膚之間的相互摩擦而發生的皮膚損傷。ITD可能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常見的部位有腋窩、腹股溝、趾縫及女性的乳房下方等。肥胖、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及生活不能自理是ITD的高危因素,其中肥胖程度與ITD發生率呈正相關。一項對40340例患者信息的二次研究顯示,在家庭護理環境中ITD發生率為9.6%、療養院為6.7%、醫院為2%[3] 。 造口周圍潮濕相關性皮炎是最常見的造口周圍皮膚并發癥,多發生在術后1~5天,原因多為造口位置不當或腹部皮膚不平整,造口用具與皮膚粘合不緊密等,使糞便或腸液從造口底盤處滲漏而刺激皮膚。國外文獻報告,造口周圍并發癥發生率為10%~77%,其中86.20%左右的患者出現造口周圍潮濕相關皮膚損傷[4] 。 傷口滲出液由水、炎癥介質、酶、生長因子等組成,傷口滲出液的產生通常是傷口愈合初期炎癥階段的正常結果。然而,在一些傷口中,會產生大量滲出液,不僅影響傷口愈合還會對周圍皮膚造成損傷。由于滲出物的成分和濃度不同,慢性傷口更容易出現周圍皮膚問題。慢性傷口在愈合過程中存在更長的炎癥期,且滲出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水解酶(如基質金屬蛋白酶)和促炎因子,這些酶往往很活躍,容易導致患者皮膚損傷。由于傷口周圍的皮膚損傷沒有較好的數據收集工具,其患病率仍然難以預測。1項對2018例慢性傷口患者的調查發現,25%的受訪者感到傷口周圍疼痛[5],可能是由于傷口周圍的皮膚損傷和局部炎癥反應所致 。
專家共識推薦當患者失禁時,護理人員應盡快清理尿液或大便,根據失禁量的多少選擇合適的吸收性產品[6]。建議:①選用合適的造口產品。傳統的造口產品多由水膠體制成,但最近已經引入了硅膠產品。硅膠對水蒸氣具有滲透性,避免水分積聚引起浸漬,并且無創去除可以減輕皮膚刺激。②皮膚皺褶處宜用柔軟、吸濕排汗面料的產品。臨床實踐中不推薦在皮膚皺褶之處使用滑石粉、紗布或毛巾,因為不利于水分蒸發,且會增加對皮膚的摩擦。建議使用柔軟、吸濕排汗面料的產品。③根據傷口滲出量選擇敷料。有效的敷料應該既可以保持濕潤的傷口基底,又可以吸收多余的滲出液,創造最佳的水分平衡。 清潔是用溫和的清潔劑清洗皮膚,去除刺激性物質,如尿液、糞便等。清潔劑目前已不推薦使用肥皂,因其會改變皮膚pH值,損害皮膚屏障功能。新的清潔產品不斷增加,免洗清潔劑、多功能清潔產品等性質溫和,可以起到舒緩皮膚的作用,因免清洗可以防止摩擦造成進一步的傷害。Harries等[7]研究顯示,免洗清潔劑可以有效降低IAD發生率。現有證據顯示,新型清潔產品在預防和治療皮膚損傷方面比傳統的肥皂與水有效[8],但沒有證據表明哪種產品效果更好。 皮膚保濕旨在修復或增強皮膚屏障,保持或增加皮膚含水量,減少經皮水分流失,恢復或改善細胞間脂質結構。油狀的保濕劑太過油膩,容易造成皮膚阻塞,因此,推薦使用霜狀保濕產品。護理人員需要評估患者皮膚是否干燥,再決定是否使用保濕產品及用量,且應該用于干燥部位;發生浸漬的區域通常不需要單獨使用保濕產品。錯誤使用保濕產品會使患者的皮膚情況更為糟糕,臨床中必須加以重視并強調。 皮膚保護劑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在皮膚上提供不滲透或半滲透的屏障來防止或減少水、化學及生物刺激物的滲透。相關的產品包括凡士林、氧化鋅或硅酮基屏障軟膏,成膜聚合物膜。①凡士林軟膏、氧化鋅軟膏。是傳統的皮膚保護劑,質地厚實,在皮膚上形成一層物理屏障,保護皮膚免受外部因素的傷害。然而,凡士林、氧化鋅的使用受到很多限制,一是易被水去除降低對皮膚的屏障保護,膏體還會轉移到大小便失禁墊和床單上,并影響吸收性產品的有效性;二是氧化鋅軟膏的白色質地會掩蓋傷口邊緣,從而妨礙臨床評估。 ②硅酮屏障霜。新一代屏障霜已經用合成硅酮取代了凡士林或氧化鋅。含硅基屏障軟膏更透氣、容易涂抹,不油膩,不會影響吸收墊的吸收能力。一項研究比較了5種含硅保護劑抗沖洗性和抗磨損方面存在的差異,結果顯示,保護劑在初始水分挑戰和反復標準化洗滌程序后的耐洗性方面存在差異[9]。 ③抗菌蜂蜜硅酮基屏障產品。Medihoney Barrier cream是一種較新的含有高濃度的抗菌蜂蜜(Medihoney)的硅酮基屏障產品。Medihoney具有抗菌特性,對多種典型的慢性傷口細菌有殺菌作用,可以抑制生物膜的形成。除了具有廣泛的抗菌特性外,蜂蜜的高滲透壓還能防止細菌生長并促進愈合口 。 成膜聚合物 無刺阻隔膜(NSBF)是一種無菌液體產品,由六甲基二硅氧烷聚合物和丙烯酸酯共聚物組成,形成持久的防水屏障,作為皮膚和身體排泄物、液體和粘合劑產品之問的保護界面,并防止摩擦。其屏障膜透明、防水,對氧氣高度滲透。一項調查顯示,無刺阻隔膜已經廣泛用于慢性傷口(壓瘡或血管性腿部潰瘍)、尿失禁或大便失禁、乳房切除術后放療[10]等領域。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提高舒適性,使用方便,相對成本較低 。 新型皮膚保護劑不用移除,且不影響后續敷料或造口產品的粘附,是保護皮膚免受機械性損傷的重要步驟。有機硅膠是一種新型的醫療膠粘劑,這種產品比其他類型的產品更溫和,表面張力更低,可以減少皮膚損傷發生的風險。Matsumura等[11]比較了8種材質的自粘性敷料對角質層的剝離程度,結果顯示硅膠材質對角質層造成的傷害最小,患者的疼痛感最輕。醫護人員應該在每次更換輔料時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對于皮膚脆弱者,盡量選用有機硅接觸面的產品。
MASD 是各種液體對皮膚的刺激,降低了皮膚屏障功能,從而使其更易受到物理、生物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的皮膚侵蝕和炎癥。由于市場上皮膚護理產品品類繁多、效果不一,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產品,從而更好的保護患者的皮膚 。(美托洛爾) 參考文獻 [1]Gray M,Bohacek L,Weir D,et al.Moisture vs.pressure:making sense out ofperineal wound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2):134-142.[2]Arnold-Long M,Johnson E.Epidemiology of 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 and inertriginous dermatitis in an acute care facility[J].J wound0stomy Continence Nurs,2019,46(3):201-206.[3]Kottner J,Everink I,van Haastregt J,et al.Prevalence of intertrigo andassociated factors:a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of four annual multicentreprevalence studies in the Netherlands[J].Int J Nurs stud,2020,104:103437.[4]Colwell J C,McNichol I,Boarini J.North America wound,ostomy,andcontinence and enterostomal therapy nurses current ostomy care practice relatedto peristomal skin issue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7,44(3):257-261.[5]Woo K Y,Beeckman D,Chakravarthy D.Management of moisture associatedskin damage: a scoping review[J].Adv Skin wound care,2017,30(11):494-501.[6]高艷紅,吳欣娟.成人失禁患者一次性吸收型護理用品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8):1165-1169.[7]Harries F J,Begg P A.Non-rinse skin cleansers:the way forward inpreventing incontinence related moisture lesions?[J].J woundcare,2016,25(5):268-276.[8]Pather P,Hines S,et al.Effectiveness of topical skin products in the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J].JBl Databasesystem Rev lmplement Rep,2017,15(5):1473-1496.[9]Dykes P,Bradbury S.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wash off resistanceof skin barrier creams:a healthy volunteer study[J].J woundCare,2017,26(9):552-557.[10]Micheli C,PaIese A,Canzan F,et al.No sting barrier to protect skin inadult patients:findings fromascoping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evidence based practice[J].worldviewsEvid Based Nurs,2017,14(5):403-411.[11]Matsumura H,Imai R,Ahmatjan N,et al.Removal of adhesive wounddressing and its effects on the stratum corneum of the skin:comparison of eightdifferent adhesive wound dressings[J].Int wound J,2014,11(1):50-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