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錫山教授:腸癌防治 贏在未來—直腸癌整合診治前沿編者按 2022年2月17日15:00-17:00,“CACA指南精讀系列巡講”首場活動隆重召開。由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作為點評嘉賓,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錫山教授主持,指南編委王貴玉教授、顧艷宏教授、朱驥教授、李軍教授等聚焦“指南(“規范性”)-前沿(“創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學術觀點,開展系統、精彩的專題講座。 王錫山教授對《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直腸癌(2022版)》進行概述,并點評與總結了3位專家的講解內容。
王錫山 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主編 國際NOSES聯盟主席 中國NOSES聯盟主席 中國醫師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NOSES專委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MDT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結直腸腫瘤學組 副組長 北京腫瘤學會結直腸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 指南概況介紹 在樊代明院士的指導下,執筆組長王貴玉教授,協同百余位專家組成的編委會,經歷多輪修改校訂,前后歷時數月,最終審核定稿,最終形成目前三本指南,內容涉及結腸癌、直腸癌、肛管癌的流行病學,預防篩查及診斷,多學科整合治療手段和全程康復管理等。 指南特色 王錫山教授指出,CACA指南具有以下特色: 1.結腸癌、直腸癌、肛管癌三本指南獨立成冊; 2.多學科整合,MDT to HIM,貫徹“整合醫學理念”; 3.《指南》定位對標國際,引領中國; 4.服務對象廣泛,兼顧基層與三甲高水平, 科普性與專業性。 指南內容對比 CACA指南內容全面,囊括流行病學、癌癥篩查、手術平臺、外科術式、轉移后外科治療、中醫藥治療,NCCN及ESMO指南僅在其中幾項有所涉及。
流行病學 結直腸癌(CRC)是常見惡性腫瘤。2020年新發190萬(中國55.5萬),死亡93.5萬(中國28.6萬)。直腸癌在東亞地區更為常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呈攀升趨勢。王錫山教授指出,發病率與人類發展指數正相關,而根據數據統計表明,早期診斷率低是制約生存的關鍵問題。 點評與總結 在三位教授的精彩講解后,王錫山教授對三部分內容分別做出點評與總結。 微信視頻預覽查看 《早診早治 規范先行》:對高危人群進行精準的科普及篩查是極為重要的策略之一,腸癌的診斷及最佳治療方案的選定均需要運用多種手段、各項檢查,以MDT to HIM為核心,通過視覺、聽覺、思維等運用整合,聚集集體的智慧,為患者進行治療。王錫山教授表示,醫學依賴其他學科的發展,而外科平臺是外科手術的必要條件,他倡導廣大醫療工作者加入研發創造,為我國醫療進步事業添磚加瓦。 《MDT to HIM 涅槃重生》:CACA結合NCCN、ESMO 兩者之長,規避兩者不足,形成獨有特色,同時結合現有國情,補充中國特色(中國原研藥物、中醫辨證施治、營養等支持治療),這體現了依法行醫、科學行醫和人文行醫的情懷,同時更深刻地體現了MDT to HIM理念。 《功能保留 峰回路轉》: CACA指南印證了治療策略的選擇至關重要。樊院士曾說,“要把正確的方法用在正確的病人身上,產生正確的結果”,王錫山教授表示,這是未來醫學的努力方向。 除此之外,王錫山教授還提出兩點,一是術前分期在治療化療方面十分重要,而患者及家屬依從性提高,可有助于術前判定更精準;二是健康檔案的建立在未來將有助于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對腸癌患者來說也有更大概率保留器官。 王錫山教授用樊代明院士“貴在整合:MDT;難在整合:HIM;贏在未來:CACA”這三句話做出總結,并對此做出分析。他表示,醫生應跳出局部區域,胸懷大局,站在國家或民族的高度考慮治療,將MDT升華成HIM,并向更高的方向攀登。 同時,王錫山教授還指出,CACA指南未來將在樊代明院士帶領下走上國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作為和多國交往的橋梁和通道,成為通向國際最耀眼的明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