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雙方先后查出腸癌,醫生提醒:原來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57歲的張女士,近兩年來,發現自己的大便變細,而且大便也極不規律,有時候便秘,有時候腹瀉,出現這種情況她并沒有將它放在心上,以為只是腸胃不舒服罷了。 但是最近幾個月開始,她的癥狀突然加重了,而且還出現腹痛、腹脹、便血、乏力等不適癥狀。最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進行了檢查,最后被診斷為結腸癌。幸運的是,張女士發現的腸癌是結腸癌早期,經過手術治療順利切除了病灶。 在住院期間,張女士一直查詢有關腸癌的相關知識,有一天她瀏覽到一篇文章,說的是腸癌是“夫妻癌”。她越看越擔心,抱著“以防萬一”的心態,最后建議老伴黃先生也去做一個腸鏡檢查。 不查不知道,最后居然發現黃先生也患有結腸癌,而且情況比張女士還嚴重,最后經過手術治療,也順利地將病灶切除。 那么,腸癌真的是“夫妻癌”嗎?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生活中又應該如何去預防腸癌呢?下面,我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些問題。#健康明星計劃# 腸癌真的是“夫妻癌”嗎?我們都知道,腸癌并不是一個傳染病,所以是不會傳染的,而且夫妻兩人也沒有血緣關系,所以也并不會遺傳。但是臨床上卻經常發現,如果夫妻一方患有腸癌,另一方的腸癌幾率會大大增加,所以也有人經常將腸癌說是“夫妻癌”。 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病學研究所左濤研究員表示,雖然說腸癌不是傳染病,但是如果夫妻長期生活于相同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那么腸道菌群結構也會顯著相似,在此情況下,同患相同腸道疾病的風險也會相應提高。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腸癌的發生與夫妻之間的飲食生活習慣存在很大的關系。我們都知道,許多夫妻一起生活了幾十年,早就養成了相同的飲食習慣,如果有一方存在一些有可能致癌的不良生活習慣,那么就容易潛移默化影響對方。 就像前面提到的張女士和黃先生,其實他們夫妻雙方同時患上腸癌,都與他們平時的不良飲食習慣存在很大的關系。 據了解,他們平時的口味都比較重,比較喜歡吃辣,可以說是無辣不歡,而且平時也非常喜歡吃腌肉、酸菜、醬鴨、咸魚等食物。另外,他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經常吃隔夜菜,每次吃不完的菜都會留到下一餐弄熱后再吃,特別是有一些腌制食物,一連吃了好幾天。 而腌制食物、咸魚、加工肉制品,早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所列為一類致癌物,因為這些食物已經被證實對人體存在明確致癌作用,長期大量進食的話,就容易引起胃癌、食道癌、結直腸癌等多種消化系統癌癥。 因此,正是因為張女士和黃先生長期進食隔夜菜以及咸魚、酸菜、腌肉、醬鴨等腌制食物以及加工肉制品,從而增加了誘發腸癌的風險。 預防腸癌,應該這樣做?①.盡量少吃含有致癌作用的食物 要想遠離消化系統癌癥,比如胃癌、腸癌等癌癥,就應該盡量少吃那些含有致癌作用的食物,比如油炸、煙熏食物、腌制食物以及加工肉制品,這些食物都含有較多的一類致癌物,長期食用的話就容易增加誘發癌癥的風險。 ②.多吃各種新鮮蔬果 要想遠離腸癌,還應該多吃各種新鮮蔬菜以及水果,比如香蕉、蘋果、獼猴桃、包菜、芹菜等,多吃這些新鮮蔬果,不僅可以增強胃腸蠕動,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便秘,這樣不僅有利于抑制致癌物質形成,而且還有利于減少致癌物對腸壁的損害,從而使胃腸道環境更加健康。 ③.加強體育運動 適當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以及腸道蠕動,這就有效避免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時間過久。 據有關資料顯示,經常鍛煉的人罹患腸道息肉的幾率降低16%,發生較大息肉或癌變息肉的危險降低30%。《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0》也有提到,合理的體育鍛煉是結直腸癌的保護因素。 ④.控制好體重,避免肥胖 肥胖不僅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等健康問題,而且還會增加誘發腸癌的風險。根據2018年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的一項報告顯示,體質指數(BMI)每增加5 kg/m2,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加5%;腰圍每增加10 cm,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增加2%。 ⑤.40歲后進行腸鏡檢查 因為腸癌在早期的時候,往往沒有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只有消化不良、腹部不適感等不適癥狀,與胃腸道疾病非常相似。 所以,如果年齡到了40歲之后,當身體出現一些消化道不適癥狀時,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體檢。特別是對于家里曾有直系親屬患過結直腸癌的人群,在40歲體檢時,應該增加腸鏡檢查。如果腸鏡檢查沒有發現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問題,則可每3-5年重復一次腸鏡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