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血了,需要看醫生嗎?文/北京和睦家醫院 外科 肖海濤醫生 很多人可能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情景:上完廁所后,發現手紙上竟帶著一絲鮮血……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并不會去理睬這種癥狀。 但是,便血也可能預示著更嚴重的問題。 圖片來源:pixabay 哪些原因可能引起便血?出現癥狀時又該如何應對?在本文中,北京和睦家醫院外科肖海濤醫生將為大家進行簡單的講解。 肛門直腸疾病 痔瘡 內痔 內痔是位于肛門齒狀線以上的靜脈團塊,是引起便血的常見原因之一。 它的發生可能和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酒、辛辣飲食、久坐不動)以及錯誤的排便習慣有關。 根據內痔的脫垂程度,可以分為4度: 外痔 外痔發生在肛門的齒狀線以下,由外痔靜脈叢擴張形成。主要表現肛門不適,潮濕瘙癢,有異物感,一般不出血。 混合痔 混合痔可以同時表現出內外痔的癥狀。 痔瘡有哪些保守治療方式? 通常情況下,患者可以先嘗試保守治療,以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排便習慣為主,輔助藥物治療: 1. 多攝入高纖維素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物,豆類)多飲水; 2. 限制排便時間,避免腹瀉、便秘; 3. 溫水坐浴,每次5~10分鐘; 4. 合理應用緩瀉劑、痔瘡藥?偟膩碚f,藥物治療時間不宜超過1周,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就醫。 有不動手術的治療方式嗎? 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根據個人情況考慮非手術治療: ◎ 橡膠圈套扎術 利用橡膠圈對內痔進行彈力結扎,阻斷內痔血供,造成組織壞死,脫落。 這種治療方式可用于治療Ⅰ~Ⅲ期內痔,在外科門診即可實施,無需麻醉,1~2天可以恢復正常工作。 ◎ 內痔硬化劑注射術 將藥物注射到痔組織中,誘發痔組織血管閉塞、組織纖維化。 圖片來源:bigstock 上述方式中,橡膠圈套扎治療效果整體優于硬化劑注射治療,一般作為非手術治療的推薦方式。 手術治療方式又有哪些? Ⅲ度,Ⅳ度內痔或混合痔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效果直觀,復發少。 手術方式有吻合器痔切除術(PPH)、傳統痔切除術;颊咭话銦o需住院,術后需要1~2周恢復。 肛裂 肛裂也是常見的便血原因,主要是肛管皮膚裂傷引起的出血,通常伴有刀割樣疼痛。發生原因和便秘,腹瀉,肛管壓力高,內括約肌痙攣有關。 治療上以軟化大便,溫水坐浴,止痛治療,外涂硝酸甘油軟管為主。 如果經過上述保守治療失敗,形成慢性肛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內括約肌切開、肛裂切除術等。 消化道腫瘤 胃癌和結直腸癌等消化道腫瘤也可能會引起便血。這類疾病通常發生在50歲以上人群,早期無癥狀,隨著腫瘤進展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臨床表現。 胃癌 常見的表現為腹痛、消瘦、貧血,20%的患者可能出現嘔血或黑便。 結直腸癌 可表現為便血或黑便、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腹部包塊等。 圖片來源:bigstock 預防大于治療,對于胃癌和結直腸癌患者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完全可以將腫瘤扼殺在萌芽期。 如有以下情況,強烈建議胃腸鏡檢查: ◎ 年齡>50歲(近10年未接受過結腸鏡檢查); ◎ 有消化道癥狀,如便血、粘液便及腹痛; ◎ 不明原因貧血或體重下降; ◎ 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胃癌,或者腸息肉; ◎ 有盆腔放療史; ◎ 糞便隱血試驗為陽性。 結腸憩室 結腸憩室是結腸壁向外突出,形成囊泡狀突起,發病率和年齡有關,60歲以上人群發生率高達60%。 10%左右的結腸憩室會造成出血,約1/3為大出血,發病人群通常在40歲以上。 出血顏色可能為鮮紅色,也可能呈暗紅色或者發黑,一般不伴有腹痛。當結腸憩室有炎癥時可伴有腹痛,但一般不會有惡心或嘔吐的癥狀。 圖片來源:bigstock 結腸憩室一般無需治療,憩室出血通?梢宰孕型V。但在少數情況下可能發生穿孔或者梗阻,需要手術治療,這類人群在結腸憩室患者中約占6%。 炎癥性腸病 炎癥性腸病主要包括克隆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兩種,發病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下。臨床表現通常包括腹痛、腹瀉、發熱、消瘦和便血。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便血相對常見,表現為大便混血伴有粘液,腹痛; 克隆恩病 克隆恩病更多表現為梗阻癥狀,常見腹脹、腹痛、惡心、嘔吐。 圖片來源:bigstock 炎癥性腸病被稱為“不是癌癥的癌癥”,由于目前根治方法尚不明確,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幫助患者控制癥狀,減少復發。 胃腸道動靜脈血管畸形 胃腸道血管發育異常常見于60歲以上的患者。 這種動靜脈血管畸形的疾病可能始終無臨床癥狀,也可能引起隱性失血,需要通過內鏡來診斷或借助影像學檢查來診斷。 在明確病因后,通常可在內鏡下進行止血。 感染性腹瀉 痢疾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大腸桿菌都可以引起血性腹瀉,臨床癥狀通常還包括腹痛、發熱。 治療上以相應的抗生素治療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