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PPT2022 結直腸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
01 非轉移性患者 1、診斷:“(腸鏡確診者)的分期診斷”修訂I級推薦:胸部平掃或增強CT及腹部/盆腔增強CT 2 、結腸癌術后輔助化療: (1)對于“I期低危(T3N0M0,dMMR)”增加說明為:T3N0M0,dMMR無論是否伴有高危因素。 (2)將注釋a中,II期高危因素中的“組織分化差(3/4級,不包括MSI-H者)”統一表述為“組織分化差(高級別,不包括MSI-H者)”,與指南病理診斷部分統一。 (3)將注釋g中的“高危II期(除T4)”修訂為“高危II期”,認為所有高危I患者可考慮3個月的CAPEOX方案輔助化療。 3、 結腸癌/直腸癌的隨訪: 增加注釋f/g:近期有研究顯示,動態ctDNA監測有助于提前預警術后復發轉移,但其是否應該被常規用于術后隨訪并指導治療仍存在爭議。 02 轉移性結直腸癌 1、 整體治療策略——引言修改 (1)姑息治療組一線方案中針對帕博利珠單抗增加注釋,說明該藥在中國已獲得適應證 (2)姑息治療組二線方案、三線方案中針對“MSI-H/dMMR,一線未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患者II級推薦中增加“PD-L1抑制劑”,修訂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抑制劑),并且在注釋中加以說明 (3)注釋:基于KEYNOTE-177研究結果,帕博利珠單抗在2021年6月獲批中國適應證,適用于單藥治療KRASNRAS和BRAF基因均為野生型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高微衛星不穩定(MSI-H)或錯配修復基因缺陷型(dMMR)結直腸癌患者的一線治療。基于其他國內外已有的臨床研究數據及2022版NCCN指南,推薦對于MSI-H/dMMR晚期二線及以上的結直腸癌患者可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的治療,其中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和恩沃利單抗已獲批用于不可切除或轉移性MSI-H/dMMR成人晚期實體瘤患者的治療,包括既往經過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