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放屁數十次,27歲確診癌癥!出現這些“信號”千萬要當心!放屁,是每個人都有過的尷尬事兒 偶爾的放屁屬于生理性的,無傷大雅 可是,過度頻繁的放屁 就不一定是小事了! 27歲的曉文(化名)是一名公司白領 最近不管她吃什么,總是屁特別多 除了屁多外,她還經常腹瀉腹痛 但她以為是自己平時吃得太辣 就沒有在意 父母發現了異常后 馬上讓她去醫院看看 做了相關檢查后 病理結果顯示:腸癌Ⅲ期 身體內的“屁”,是如何產生的? 在我們進食喝水的時候,都會不知不覺地吞進很多空氣。 這些空氣一般有兩種排出方式:一是打嗝,第二種就是放屁。 空氣進入胃之后,可以刺激胃的壁叢神經以及膈神經,引起打嗝,將空氣從胃中排出。但是打嗝也只能排出一部分氣體,另外一部分則滯留聚集在胃內。另外有一部分氣體進入腸道,則形成了腸氣。我們的屁,就是這部分腸氣。 放屁和腸癌有什么關系? 其實,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多屁和腸癌有密切關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腸癌確實會導致產屁增多。 對于這類患有腸癌的人群,其中一個癥狀就是頻繁放屁,但是除了這個癥狀,患者還會表現出腹痛以及明顯消 瘦的現象,大便的形狀以及排便的規律都會產生影響 ,需要綜合原因才可以考慮是否為腸癌。 如果一個人只是放屁次數增加,身體并沒有其他異常反應,那么一般情況下并非是腸癌造成的。 但是如果伴有以下這些癥狀,那么就要引起重視了! 這些也是腸癌的發病信號 如果出現如下 五大“信號” (其中包括大便的一些異常),就要考慮腸癌的可能性: 1、大便習慣改變 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也有些人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意頻繁,里急后重。此外,大便也會出現變形、變細等表現。 2、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為腫瘤破潰所致,便血色暗紅,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膿血便。 3、貧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著腫瘤的逐漸增長,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另外,便血也可導致貧血。 4、腹痛腹脹不適 腫瘤持續增長,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 5、腹部腫塊 右側結腸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點,腸腔內容物多為液狀,腫瘤可以向腸腔內生長,60%~70%的中后期患者可于右側中腹部觸及質硬腫塊,這是右側結腸癌的一個征象。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癥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沒有引起重視的原因。還有部分人出現便血癥狀,誤以為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建議45周歲以上人群每5~10年做一次腸鏡篩查,發現腸道息肉,早期處理,預防腸癌。 這2種臭屁要注意了! 較臭的屁可能來源于腸道內有較多的糞便潴留沒有及時排出。 引發臭屁的氣體大多由未及時吸收的蛋白質食物成分分解產生。但這2種屁,可能是疾病信號: 1、臭雞蛋味的屁 臭雞蛋味的屁相當于蛋白質代謝到最后腐敗的味道,此時胃腸道可能是有問題的。所以,放臭屁,不僅是難堪的事,還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 2、帶有腥味的屁 血腥味的屁,預示消化道有出血。血液積聚在患者胃腸道中,胃酸及腸道細菌把血液分解,有時排出的糞便會像柏油一般,屁也會有腥臭味。當腸道有惡性腫瘤時,因癌組織糜爛、剝落、出血,再加上細菌的分解發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 所以,大便顏色成黑色,或是腥臭味的屁,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預防腸癌,飲食建議這樣 目前我國腸癌患者人數逐年上升,每年超過37萬新發病例,死亡病例超過19萬,也就是說大約每3分鐘就有1人死于腸癌。我國大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在50歲左右,并有提前趨勢。因此,預防腸癌,至關重要! 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以魚、瘦肉、低脂奶制品等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增加綠色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 多吃纖維多的食物。 保持適當的體重。 每天的食鹽攝入低于5克。 多吃新鮮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發霉食品,戒煙戒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