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報告丨早篩“風口”撬動千億市場 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全靠“它”“加大腫瘤早篩力度,將腫瘤篩查納入醫保!边@是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建言之一。 從2020年年初至今,全球范圍內癌癥早篩熱度不減。有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共計16家有明確早篩業務的企業完成了共63億元融資。在國外,大額并購也頻頻出現。2020年9月,Illumina80億美元收購癌癥早篩公司Grail;2020年10月,腫瘤早篩企業Exact Sciences 宣布以2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液體活檢初創公司Thrive。直到今年諾輝健康上市徹底讓癌癥早篩熱度達至頂峰。2月18日,諾輝健康登陸港交所,開盤大漲200%,總市值一度突破350億港元。 “關口前移,預防為主”的理念在癌癥治療中逐漸深入人心,使得癌癥早篩賽道開始受到資本關注。癌癥早篩行業“含金量”如何?哪些要素制約早篩企業市場發展?4月15日-21日正值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健康界特對此進行梳理。 千億早篩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世界癌癥報告(World Cancer Report)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中國癌癥新發病例456.9萬例,死亡病例300.3萬例,分別占全球新發與死亡病例的23.7%與30.2%,已成為全球癌癥新發和死亡第一“大國”。 “目前,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依然是我國主要的惡性腫瘤,并且這些癌癥發現時均已是中晚期,因此治療所需的花費也將更高。如果這些高發的惡性腫瘤能夠在早期就被發現,將預防工作前置到社區或家庭,相信我們離‘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將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的任務便更近了一步!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在首個“中國癌癥早篩日”啟動會上如是表示。 從具體數據來看,2020年我國癌癥新發病例中肺癌(17.9%)占比最高,其次為結直腸癌(12.2%)、胃癌(10.5%)、乳腺癌(9.1%)、肝癌(9%)和膀胱癌(7.1%)。死亡率方面,肺癌依舊是死亡病例數占比(23.8%)最高的癌種,其次分別為肝癌(13%)、胃癌(12.4%)、膀胱癌(10%)和結直腸癌(9.5%)。 世界癌癥報告還顯示,在中國發病率前6的癌癥里,有4個是消化道癌癥(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究其原因是國內文化(共餐制)、飲食模式(愛吃熱燙食物)、營養素攝入少(維生素A、E)、食品污染等問題。在中國癌癥基金會聯合科學出版社共同打造的《腫瘤致病因》一書中,最新修訂便補充了11種主要致癌因素,用權威醫學證據及易懂的文字講述致癌因素的來源、種類及防范措施等,讓大眾認識癌癥、遠離癌癥。 能夠早發現、早治療癌癥至關重要且意義重大。以結直腸癌為例,根據《2020年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從癌前病變進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時間,此外結直腸癌的預后與診斷分期緊密相關,I期結直腸癌的5年相對生存率超90%,而發生遠期轉移的IV期結直腸癌5年相對生存率在15%以下。 “中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百分比,落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是百分之百。我們不僅要通過居家檢測的便捷服務幫助癌癥早篩下沉到更多的家庭,也要全力支持科普工作,讓癌癥早篩的科學認知消除人們對癌癥防治的誤區!敝Z輝健康執行董事兼CEO朱葉青說。 國內早篩行業雖起步較晚,但憑借著國內政策的扶持,腫瘤早篩行業的發展也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根據國家《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到2022年和2030年,中國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應分別不低于43.3%和46.6%(根據國家癌癥中心數據,2015年我國癌癥整體5年生存率40.5%);癌癥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不低于70%和80%;高發地區重點癌種早診率需達到55%及以上并持續提高,且基本實現癌癥高危人群定期參加防癌體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組織的癌癥篩查活動也在加緊進行。如針對宮頸癌和乳腺癌的兩癌篩查活動在北京、蘇州等地衛生部門組織下持續推進。 腫瘤早篩行業在政策支持下前景明朗,潛在市場廣闊。國信證券研報引用數據顯示,隨著腫瘤檢測應用和付費人群覆蓋率的加速增長,全球NGS(第二代測序)腫瘤市場將呈現2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2035年將達到750億美元。其中,腫瘤早篩預計將以7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覆蓋人群達到1.5億人次。另據灼識咨詢(CIC)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國癌癥早檢早篩的總市場潛力將超過千億元。 未來市場規模的提升也將依靠政策支持、居民健康意識提升、篩查人群擴大、企業不斷創新技術進步、早篩逐漸獲得臨床端認可將形成有效的正循環,共同驅動腫瘤早篩市場規模做大做強。 “獲證”成為商業化落地關鍵 相較于其他分子診斷領域,腫瘤早篩市場率先出現的行業龍頭將獲得先發優勢以及長期競爭優勢,主要原因在于: 1.腫瘤早篩行業存在較高的差異化壁壘。在早篩行業,不同企業的產品定位、技術路徑、商業化方式均不相同。而對于想通過復制競爭對手技術路徑申報類似產品的企業,除非其有足夠的資金、人員、醫療資源方面的支持完成大規模前瞻性臨床試驗,且試驗結果做到非劣以得到監管部門認可,否則很難再通過IVD證的申報。 2.以臨床撬動C端的早篩產品其品牌價值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從臨床端醫生的角度看,早篩產品的測序與報告出具雖由企業或醫院檢驗實驗室完成,但遺傳信息仍需醫生解讀,此時若產品是差異化的,則醫生在不同產品間選擇存在一定轉換成本,性能優異的早篩產品更易形成醫生開單的慣性。而從患者角度看,受醫生推薦影響,且按期篩查習慣形成后,也更易信任具有品牌優勢的早篩產品和企業。 3.先發企業在產品研發與資金方面具備優勢。在行業起步期,產品的上市窗口期異常關鍵,越早上市的產品越能更好的在真實世界驗證性能從而不斷迭代改進。同時早篩企業需要對多癌種甚至多技術路徑廣泛布局,資金支持必不可少。由于多數早篩企業仍處于產品研發階段,同一技術路徑下未有技術突破或成功同類產品上市的情況下后發企業的融資愈發困難。 4.早篩產品大規模鋪開后,行業龍頭形成成本規模優勢。篩查的特性決定未來腫瘤早篩產品必須大規模推廣,而實驗室的場地、設備等屬于企業固定成本,行業龍頭在做大規模后有望攤薄相關成本費用,獲得競爭優勢。 除上述先發優勢外,腫瘤早篩產品是否獲證也決定了其不同的商業化路徑。 在國內,若獲得NMPA批準的IVD(體外診斷)證書則早篩產品可獨立銷售,否則早篩產品只能鑲嵌進整體的LDT服務(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臨床實驗室自建項目),醫療機構不能直接使用。 有證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全過程需接受NMPA審核和監管,具有高合規性,結果相對準確可靠且能有效避免醫療風險。 此外,獲早篩IVD證后的優點還包括:(1)商業化的選擇更為多樣,既可作為產品也可作為服務提供;(2)營銷推廣受限更小,可開展大規模學術活動提高產品滲透率;(3)客戶范圍拓寬,可直接進院面向醫療機構銷售;(4)符合納入醫保的條件。 LDT模式和IVD模式對比 大規模前瞻性的臨床試驗是IVD模式的必須項,同時其復雜的申報注冊流程使得早篩產品從研發至獲證至少需要3-5年(諾輝健康由于是首家申報,因此常衛清®納入NMPA綠色審批通道),同時還存在最終審批不通過的風險,成本大、耗時長。 LDT模式則可以盡快實現產品的商業化,尤其對于此前擁有一定醫院資源的分子診斷公司來說,LDT模式可以快速復制此前產品的推廣經驗從而實現放量。 當前,癌癥早篩產品商業化剛啟動,監管部門審批經驗較少且較為謹慎的情況下,LDT模式更適合早篩企業的初期產品布局,短期大部分早篩產品仍會以LDT模式推廣;但長期看,IVD獲證是早篩企業做大產品規模的唯一途徑,早期拿證產品有望依靠醫學推廣,將其他競品擠出院內市場,高壁壘下獲得優良的競爭格局與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眾多企業入局癌癥早篩 全球進行癌癥早篩研究的企業眾多,但真正實現商業化并獲證的企業數量有限,多為單癌篩查。 FDA批準的癌癥早篩產品僅有兩款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分別為精密科學(Exact Sciences Corp)的Cologuard;德國分子診斷公司Epigenomics的ctDNA檢測產品Epi proColon。而國內目前獲批早篩IVD證的企業僅為諾輝健康的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 數據來源:東吳證券研究所 諾輝健康:結直腸癌篩查領航者 諾輝健康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高發癌癥的居家早篩,是中國癌癥篩查市場的先行者和領導者。 諾輝旗下核心產品是針對結直腸癌篩查的常衛清®。常衛清®是一款非侵入性居家使用的結直腸癌早篩檢測,采用了諾輝自主研發的多靶點FIT-DNA聯合檢測技術(qPCR平臺)。2020年11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證”,批準了諾輝健康旗下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注冊申請,并在預期用途中明確常衛清®適用于“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 該產品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并開始正式商業化,是目前唯一獲批篩查檢測的早篩IVD證;公司另一居家FIT檢測產品噗噗管同樣已獲得NMPA批準上市;另有適用于胃癌和宮頸癌篩查的產品幽幽管與宮證清處于研發管線中。2021年2月18日,諾輝健康于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數據來源:諾輝健康招股書 “用戶是癌癥早篩事業的星辰大海,我們的品牌使命是改變生命的軌跡。”朱葉青表示,未來一年還將圍繞消化道臨床專家,與有來醫生攜手打造國內最大的腸癌早篩線上科普視頻平臺。 燃石醫學:由伴隨診斷向腫瘤早篩拓展 燃石醫學成立于2014年,專注于為腫瘤精準醫療提供具有臨床價值的二代基因測序(NGS),業務及研發方向主要覆蓋基于NGS的腫瘤患病人群檢測和基于NGS的癌癥早檢。2018年7月,公司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中國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第一證,在體外診斷領域具有里程碑式意義。2020年6月12日,燃石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燃石醫學自2016年開始研發基于DNA甲基化檢測技術的癌癥早篩產品。技術方面,公司在NGS平臺方面具有傳統優勢,同時在甲基化測序領域,結合其專有的文庫制備技術brELSA與生物信息學和統計算法brMERMAID開發出ELSA-seq,一種基于ctDNA,采用機器學習的單分子甲基化信號分析方法。該技術針對重亞硫酸鹽測序技術的痛點進行改進,成功實現了對血液中痕量ctDNA甲基化信號的高效捕捉。 同時,ELSA-seq憑借其獨有的標志物篩選和大數據機器學習建立的分類模型進一步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泛生子:肝癌早篩產品在美申報 泛生子成立于2013年,是中國快速成長的癌癥精準醫療公司,致力于提供多應用場景的一站式分子診斷解決方案,包括癌癥早期篩查、診斷與監測以及藥物研發服務。 目前公司擁有7款獲批IVD產品,包括兩款測序儀、三款IVD試劑盒、一款生物芯片閱讀儀和一款全自動加樣系統。2020年6月19日,泛生子在納斯達克上市。 2020年8月,泛生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惡性腫瘤篩查早診的液體活檢技術研發及評價研究”正式啟動,Mutation Capsule為該項目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項目計劃在全國20省份、12萬社區高危人群肺癌篩查的多中心前瞻性隊列中驗證該技術對肺癌的有效性,同時依托城市、淮河流域10萬人以上的癌癥早診早治項目隊列驗證其對消化系統癌癥的有效性。 數據來源:東吳證券研究所 至此,泛生子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參與肝癌、肺癌、消化道癌癥三項國家級早篩重點研發項目的公司。從2021年公司投資者交流會材料看,其針對肺癌的兩款液體活檢產品已進入臨床試驗,而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將進入真實世界研究以完成進一步的臨床驗證。 鹍遠基因:研發驅動的甲基化測序優勢技術企業 鹍遠基因創立于2014年,隸屬于鹍遠集團,是鹍遠集團的精準診斷及癌癥早期篩查子公司,提供腫瘤精準診斷的完整解決方案,指導常見腫瘤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和實現連續監測等。 鹍遠的業務范圍覆蓋腫瘤風險評估、早期篩查、指導用藥、復發檢測全流程。2020年12月,鹍遠基因獲10億人民幣B輪融資,用于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同時開展單癌和泛癌種的產品的研發。 鹍遠基因當前已商業化早篩產品為NGS法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樂思。無創無痛。常樂思利用高通量NGS技術檢測血液ctDNA中1000多個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甲基化區域,包括APC2、BUB3、Sept9等,用于早期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進展期腺瘤)的篩查。 2020年4月,常樂思完成FDA 預審,將在美國開展多中心、前瞻性注冊臨床研究。除常樂思外,公司基于PCR方法的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艾克也在開發階段中。 和瑞基因:肝癌早篩領域先行者 和瑞基因作為貝瑞基因成員企業創立于2017年,是一家專注腫瘤全病程的基因檢測公司,承接了貝瑞所有腫瘤業務和技術平臺。 和瑞建立了針對腫瘤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完整基因檢測產品服務體系:包括腫瘤遺傳易感性分析、早期篩查、靶向與免疫用藥檢測、療效監測、預后判斷等系列產品。在腫瘤早期篩查診斷領域,啟動了包括肝癌、肺癌及其它中國高危高發的一系列腫瘤早篩早診臨床研究項目。 目前,和瑞基因的核心產品是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Liver Screening)。和瑞基因于2020年8月將臨床級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Liver Screening)以LDT形式商業化。根據公司公告,后續隨著前瞻性臨床試驗的推進,公司或將申報萊思寧的篩查IVD產品證以加速其產業化進程。 新一年癌癥早篩行業將涌現哪些新趨勢?投資機構更看好哪個細分賽道?敬請關注2021年5月2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21健康界峰會之中國健康財富大會,健康界與你一起分享健康中國新時代大健康產業的新財富智取之道。同時,本次峰會還精心策劃了10多場云端論壇、40多場現場活動、超千平方米解決方案展覽,邀約名家、名院、名科、名企共同分享健康中國蓬勃生長的新思維與新實踐。 更多精彩內容與參會信息,可立即登陸2021健康界峰會官網,轉發大會海報即可免費獲取中國健康財富大會參會門票。 參考文章: [1]癌癥早篩風起,千億藍海市場的魔幻與現實 [2]“癌癥早篩”風起,燃石醫學、泛生子們走出 “價值洼地”? [3]誰補中國癌癥早篩缺口丨海斌訪談 [4]腫瘤早篩,撬動千億市場,掀起時代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