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鏡檢查能救命!出現這22種情況必須做腸鏡檢查小癥狀”可能預示“大問題”。 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最重要的方法,它將結腸鏡經肛門插入腸腔,可以觀察整個大腸腸腔內有無病變,還可以鉗取小塊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和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而指導治療。 隨著內鏡技術的日臻成熟,EMR、ESD技術不斷進步,還可在結腸鏡下切除結直腸息肉、早癌,也可在結腸鏡下止血等。 這22種情況必須行結腸鏡檢查 1、有便血、黑便等癥狀者,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 2、大便有粘液、膿血者; 3、大便次數多、不成形,或腹瀉者; 4、近期出現的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不規律者; 5、大便變細變形者; 6、長期腹痛、腹脹者; 7、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貧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需明確診斷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長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12、慢性結腸炎,長期服藥,久治不愈者; 13、懷疑結腸腫瘤,但鋇灌腸X線檢查陰性者; 14、腹部CT或其它檢查發現腸壁增厚,需要排除結直腸癌者; 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確定出血原因,必要時可鏡下止血; 16、曾患過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患者; 17、結直腸癌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結直腸癌術后的患者一般每6個月至1年需要復查一次結腸鏡。如果術前因為結腸梗阻,結腸鏡未能檢查全部的結腸,則手術后3個月時應當行結腸鏡檢查,以明確其它部位有無結腸息肉或結腸癌; 18、已發現患有結腸息肉,需在結腸鏡下切除者; 19、結直腸息肉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別上皮瘤變的息肉容易復發和癌變,建議每3-6個月復查一次結腸鏡。其它的息肉建議一般每12個月復查一次結腸鏡。如果復查結腸鏡檢查為陰性,則3年后再復查; 20、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要進行結腸鏡普查: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沒有任何癥狀或不適,也應當體檢做結腸鏡檢查。大量的研究證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結直腸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1、有結直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進行結腸鏡普查; 22、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最好常規體檢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現一些無癥狀的早期結直腸癌。 特別提示! 1、便血≠痔瘡! 痔瘡的發病率很高,而便血又是痔瘡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所以很多人認為便血都是痔瘡引起的。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很多其它的疾病也可引起便血,如結腸癌、直腸癌、肛裂、直腸血管瘤等。 2、便血是結直腸癌最主要的臨床表現。 同時便血也是痔瘡、肛裂、腸炎等數十種肛腸疾病的常見癥狀,因而單純的根據便血無法明確真正的病因。反復出現便血、黑便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行結腸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斷。 3、痔瘡不會引起直腸癌,但是痔瘡可以同時伴發直腸癌。 痔瘡是一種良性疾病,是不會演變成直腸癌的,但是得了痔瘡的患者同時也可以得直腸癌。應當高度引起重視。 4、痔瘡患者便血久治不愈應高度懷疑直腸癌。 痔瘡和直腸癌的主要癥狀都是便血,有一些患者因為有痔瘡病史,所以,只要一有便血就認為是痔瘡出血。直腸癌引起的便血使用痔瘡栓治療后便血也會有所好轉,但是一段時間后又會出現便血,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此時,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行直腸指診和結腸鏡檢查,以便排除結直腸癌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