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頻繁上廁所,竟是得了癌!出現這個癥狀,千萬別大意!深圳一男子 每年體檢 身體都沒查出啥大問題 最近卻突然被診斷為大腸癌中期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吃喝拉撒睡,是人的本能,也是生命的基本活動。不過,在這些本能里,吳先生一直有一個難言之隱,沒錯,吳先生經常會覺得排便不干凈,而且這種始終拉不干凈的感覺,已經折磨了他一年多,每天要上七八次廁所。 每次便意來襲著急去廁所,但一坐上馬桶,又總覺得拉不干凈。“這估計是痔瘡搞的鬼,只要堅持不懈地擦痔瘡膏,就可以順便治治那點陰魂不散的便便。”吳先生是這樣想的。直到一次普通的體檢,吳先生才查明病因。 因為有糖尿病,吳先生時不時都要拿藥。就在幾天前,醫生告訴他,他的年齡,可以參加大腸癌篩查。 吳先生開始還有點抗拒,畢竟自己有難言之隱,但想到自己雖然年年體檢,唯獨沒有做過胃腸鏡檢查,就答應了。這一查煩惱了吳先生一年的“拉不干凈”問題終于找到了元兇!大腸癌中期! 今年49歲的趙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會計師,他不抽煙、不喝酒,還注意鍛煉,所以平時身體很好。前幾天,他偶爾聽同事說起,一個親戚50多歲診斷為晚期直腸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且那人的初期癥狀就是大便帶血,當成痔瘡治療了一年多。 醫生說,是他自己把病給耽誤了,一年前開始便血,如果不當成痔瘡拖延,及時腸鏡檢查的話,還可能手術根治,至少不至于肝轉移。 這個消息讓趙會計嚇了一跳,因為他長期坐著工作,也有痔瘡,一旦“上火”,就會大便帶血。于是,忙不迭地預約了腸鏡檢查。病理提示:符合管狀絨毛狀腺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這其實就是早癌。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指的是“大腸黏膜在生物學、環境或遺傳等多種因素作用下發生基因突變而形成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結腸和直腸統稱大腸,因此,大腸癌一般也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發病于大腸部位,又被稱為結直腸癌。 在全球范圍內,發病率高居男性腫瘤第3位、女性第2位。在中國,發病率和病死率都僅次于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雖然聽起來很嚴重但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大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 不過問題是這病不到最后,大腸都不會“喊痛”。有時候僅僅是輕微消化不良、輕微便秘或者腹瀉,很多人都覺得這很“正常”。可等到有明顯癥狀時,往往就已經是中晚期了,五年生存率只有10%。更可怕的是,大腸癌還經常被“誤診”。 是不是日常生活方式健康就不會患癌了呢? 上述兩個案例很明顯的告訴我們 不是!不是!不是! 又因為大腸癌的癥狀跟痔瘡很像 所以很多人都會忽略 等到發現時 往往已是晚期 因此 當發現有以下癥狀時 一定要及時檢查 不可忽視 ↓↓↓ 1.大便次數增加至頻繁,長期便秘,長期便溏、或時而腹瀉時而便秘; 2.便中帶血; 3.大便潛血多次檢查為陽性; 4.貧血; 5.腹痛; 6.腹脹; 7.腹部包塊; 8.明顯消瘦等。 大腸癌的發生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了解大腸癌的發病因素我們才能更好的預防大腸癌。 ①飲食:無肉不歡是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肉食者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機率比較高,另外,偏愛重口味(酸、咸、辣等)及腌制食品也容易引發大腸癌。 ②久坐、缺乏運動:久坐缺乏運動,容易導致腸道蠕動減弱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并刺激腸黏膜。 ③飲酒、吸煙:煙酒明顯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有研究認為,吸煙可以對大腸產生長期性、持續性的慢性刺激,從而誘發大腸癌。 ④肥胖:肥胖是大腸癌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研究表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超重或肥胖,肥胖導致的腸癌患者人數一直在增加。 ⑤家族因素:有研究證明,20%的大腸癌病人有家族史。因此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因為是基因決定了你患腸癌的風險比其他人要高,建議每年做一次檢查。 ⑥腺瘤樣息肉:80%大腸癌發源于腺瘤樣息肉,定期腸鏡檢查和腸鏡下治療可以預防息肉惡變。 預防腸癌,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適當身體鍛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合理膳食結構,增加增加全谷物、粗纖維、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數量和品種均要增加),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攝入量,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 3.戒煙戒酒。 4.控制體重。 5.定期體檢,做好腫瘤風險篩查。 6.及時治療便秘及腸道疾病。 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正確途徑,不要等到有癥狀才去檢查;防患于未然,才是不受罪、少花錢、還長壽的唯一手段! 來源:健康惠州、健康榜 編輯:劉欣、謝韻寧 責編:陳廣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