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癌癥容易被預防,卻經常被輕視……面對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建議篩查人群數量(據統計40-74歲結直腸癌平均風險的大眾人群有6.33億,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有1.2億),隨著篩查率的提升,篩查需求必將進一步擴大。結直腸癌(CRC)篩查指南強烈推薦將結腸鏡和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作為CRC篩查的初篩方式。 ▶ 結直腸癌有3大發病特征 結直腸癌又被稱為大腸癌,結直腸癌是人體下消化道(直腸和結腸)所產生的惡性腫瘤。這是一種常見的致命疾病,終生發病率為4.5%,并且大多數病例(90%)發生在50歲以后。晚期結直腸癌患者沒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早期癌癥的篩查以及癌前病變的檢測就顯得至關重要。相關癌癥報告顯示:結直腸癌僅次于肺癌、胃癌,成功晉級為腫瘤發病率第三名! 結直腸癌發病主要有以下特征:
▶ 推薦的結直腸癌有效篩查法 權威醫療機構建議無癥狀人群從50歲開始進行結直腸癌篩查。用于篩查的檢查項目包括結腸鏡檢查、肛門指檢、糞便潛血檢查和糞便DNA檢測等:
有研究報告顯示:所觀察到的結直腸癌的死亡率下降,可能有約53%得益于結直腸癌的篩查! ▶ 無痛無創的篩查有用嗎? 無痛無創非侵入的糞便DNA篩查,居家采樣,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是很多人“喜歡的篩查方式”!但糞便DNA篩查真的有用嗎? 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是一種無創、無痛、非侵入、可居家操作的基因檢測技術,通過分析糞便腸道脫落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糞便DNA)和便潛血指標,可以檢測出直徑1厘米以上進展期腺瘤和腸癌病灶,較血液腫瘤標記物能更早發現腸道病變信號。因此,這樣的篩查方式,可以:
篩查技術最重要的兩個指標:一個是陰性預測值(NPV),一個是陽性預測值(PPV)。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的NPV 為99.6%,說明其“漏檢”可能性極小,受檢者只要是陰性的,得腸癌以及癌前病變的風險就非常低,可以更放心;而PPV為46.2%,說明近一半對陽性被測者可以受益于結腸鏡手術,對高危人群有良好的濃縮效應。 專家指出,國內做腸癌篩查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腸鏡的篩查率和普及率遠遠不夠;大家對腸鏡存在“望鏡生畏”的心理,面對腸鏡往往覺得可怕痛苦!隨著醫學的進步發展,篩查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不妨先聽聽專業的消化內科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的篩查方式,守護好我們的“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