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易得胃腸腫瘤的人有哪些特征?得了胃腸腫瘤該怎么辦?胃腸道腫瘤的發生與飲食習慣、環境等密切相關,也就是說許多胃腸腫瘤都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避免的。 然而,這類疾病的發病率依舊逐年升高,說明仍有許多人沒有了解、沒有重視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健康問題。 關于胃腸腫瘤 胃癌在全球癌癥死因中排第3位,我國是胃癌高發地區,發病率為34.6/10萬人。 腸癌中,大腸癌(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較高;在我國,男性發病人數大于女性、直腸癌發病率高于結腸癌。 以下是小編總結的胃腸腫瘤患者特點,對照一下你有沒有。 1、不良嗜好-吸煙喝酒 煙:研究顯示,無論是曾經有吸煙史還是當前吸煙,胃癌和大腸癌風險都會明顯升高。戒煙后,胃癌風險會隨時間的延長而降低,戒煙10年后胃癌風險相當于不吸煙者[1]。更多防癌抗癌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eizhongjiahe 酒:飲酒,尤其是每天超過50g的大量飲酒,會使胃癌風險增加20%[2]。
2、腌制食品或油炸食品愛好者 一項關于40~80歲胃癌高危人群的全國多中心研究顯示,食用腌制食品或油炸食品每周大于3次,就被認為是胃癌的獨立危險因素。 另一項數據表明,經常食用腌制食品者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加。注意:燒烤食品往往也是腌制后制作。
3、不愛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水果攝入量低會增加胃癌和大腸癌風險。相反,每周食用水果≥3次則對增強胃癌的預防有效。
4、不愛運動 體育鍛煉有利于降低胃腸腫瘤風險,而超重人群的胃癌和腸癌風險明顯增加。另外,結直腸癌被認為是“懶”癌,久坐的人患病風險高。
5、慢性疾病患者 胃癌:幽門螺桿菌誘導的慢性胃炎患者。 由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導致的慢性胃炎容易發展為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這是一種典型的胃上皮癌前病變。 大腸癌:炎癥性腸病患者。更多防癌抗癌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eizhongjiahe 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患者很容易發生癌變。有腸息肉的人也要注意,尤其是大腸腺瘤性息肉患者發生大腸癌的發生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 6、有疾病家族史 10%的胃癌患者有遺傳傾向,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胃癌發病率較普通人高2~3倍。同樣,有血緣關系或有共同生活經歷的家族成員曾經患結直腸癌,那么他/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較普通人高2~3倍。
得了胃腸腫瘤該怎么辦? 2015年,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我國胃癌和結直腸癌的相對生存率分別是27.4%和47.2%[4]。當然,早期患者的生存率遠高于這個數值,而越到晚期,生存率越低。因此,越早發現并治療是腫瘤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重要方法。 那么,對于已經診斷出胃腸腫瘤的患者來說,如何才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呢? 對抗胃腸腫瘤,需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