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享】24歲結腸癌患者手術助力獲良效!患者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男,24歲 【疾病類型】乙狀結腸中分化腺癌(pT3N1cM1 IVa期) 【治療方案】全麻下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肝臟結節熱消融術,術后我們予其頭孢曲松鈉抗感染,門冬氨酸鳥氨酸護肝、氟比洛芬酯鎮痛、腹腔熱灌注治療、傷口定期換藥等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20天,術后3月、半年、1年復查各項檢查,終生隨訪。 【治療效果】生命體征平穩,無明顯惡心、嘔吐,無腹痛、腹脹等不適,已恢復半流飲食,排氣、排便正常,傷口愈合情況: II/甲。術后3個月門診復查血常規、腫瘤標志物、胸腹部CT未見明顯異常,小林自述現大便正常,無特殊不適。 一、初識患者 門診遇到一位滿臉憂愁的年輕小伙,小伙子姓林,是一名在讀研究生。他告訴我們1年前他的排便習慣發生了改變,大便變稀、變爛,偶有帶血。癥狀出現不久后,他就到社區醫院就診,醫生說他是內痔,于是就進行了藥物治療。但這一年來癥狀反反復復,近半年飲食欠佳、體重也降低了10斤。1周前小林發現大便帶血更頻繁,于是到外院就診,腸鏡檢查結果提示距肛門20cm可見環腔不規則潰瘍。活檢病理提示(乙狀結腸)中分化腺癌。在家人的建議下小林今日來到我院就診,他很擔心自己病情希望能夠入院系統治療。隨后我以“乙狀結腸癌中分化腺癌”收入我科。 患者的治療過程 入院后,立即為小林完善了各類檢查。體格檢查提示腹部正常,腹式呼吸存在,腹壁靜脈無擴張,未見腸形及蠕動波。膜部無明顯壓痛及反跳痛,未觸及腹部包塊。肝脾肋下未觸及,膽囊未觸及明顯異常,Murphy征陰性。腹部鼓音區正常,無移動性濁音。肝上界位于右鎖骨中線上平第5肋間,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緣,肝區無叩痛,脾濁音區正常,膽囊區無叩痛。腸鳴音正常,未聞及血管雜音及摩擦音。肛門指診:側臥位,肛門外觀可,未見明顯痔核及瘺管,指診直腸壁光滑,未及明顯狹窄及占位,推指套污染血。給他進一步做了全腹增強CT(圖1),結果提示 1、乙狀結腸管壁增厚,形態固定,考慮乙狀結腸癌可能; 2、肝S8結節及左下腹腔淋巴結腫大,不排除外轉移。腫瘤標志物等未見明顯異常。 (圖1 全腹CT提示乙狀結腸癌可能) (圖1 全腹CT提示乙狀結腸癌可能) 在后續的溝通中,我們還了解到小林平時喜歡吃麻辣燙,還喜歡配上冰涼的冷飲,由于平時學業繁忙,平時吃飯也不規律,常常暴飲暴食。小林還告訴我們他的媽媽也曾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 結合小林的病史、家族史、癥狀及各項檢查。我們明確診斷他為1、乙狀結腸中分化腺癌;2、肝臟占位:轉移癌?小林的的情況屬于癌癥晚期,通常應維持化療或轉化治療,但是我們在小林CT結果中發現他的肝臟存在占位,癌轉移可能性較大,且其肝臟處病灶較小(1.2cm),數量少(2個)。 因此我們建議他進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聯合肝臟結節熱消融術治療。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是目前針對乙狀結腸癌最直接最主要的治療手段,手術通過分離并完整切除結腸系膜和腫瘤淋巴引流區域,同時結扎供應血管,達到最大化清掃淋巴結,從而降低復發率和提高生存率。 此外,我們還將行肝臟結節熱消融術,該術主要是利用熱產生的生物學效應去直接殺傷癌細胞。在得到小林及其父母的同意后,小林于全麻下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肝臟結節熱消融術,術后我們予其頭孢曲松鈉抗感染,門冬氨酸鳥氨酸護肝、氟比洛芬酯鎮痛、腹腔熱灌注治療、傷口定期換藥等。術后病理(圖2)提示(乙狀結腸占位) 中分化腺癌,部分為黏液腺癌,浸潤腸壁全層至腸外脂肪組織。兩斷端未見癌。腸周淋巴結顯慢性炎,未見癌(0/25),腸周脂肪組織內見癌結節枚。送檢“遠端切緣”未見癌。經過20天的手術及治療后,現小林各方面恢復良好出院。 (圖2 術后病理結果) 注意事項和治療效果 三、患者在治療中注意事項
四、患者的治療效果 小林現在各方面恢復較好,目前生命體征平穩,無明顯惡心、嘔吐,無腹痛、腹脹等不適,已恢復半流飲食,排氣、排便正常,傷口愈合情況: II/甲,已拆線。我們囑咐小林出院后盡快到腫瘤科進行放療和化療。此外,我們告訴他生活中注意是否出現身體其他不適,警惕癌細胞轉移,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并且我們還建議他如果有條件可以去進行MSI基因檢測。 小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