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別再當成小病對待,4類人越早查腸鏡越好大腸癌是我國近些年尤為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它的病發率甚至是已經超過了胃癌,排在消化道癌變的首位。 不但如此,受到我國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國民老齡化等多方面影響,腸癌不僅越來越高發、而且還呈現出了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也正是受到腸癌高發的影響,網絡上關于腸癌癥狀的科普文章也越來越多,他們提到的癥狀基本都是大便習慣改變、便血、腸梗阻等。 但其實在臨床看來這類癥狀很難在腸癌早中期階段出現,特別是腸癌患者有肉眼可見的混合樣血便時,病情基本已經到了中晚期、甚至是晚期! 在臨床上最常見的腸癌癥狀,其實只有兩個字:腹痛! 根據多年的臨床研究和數據顯示,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了有腸癌和腸道息肉家族史、有慢性腸道疾病史、45歲以上人群、長期保持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等幾大類人群。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了異常的腹痛癥狀,就需要提高警惕! 根據臨床數據調查顯示,在大腸癌初次就診的的患者中,腹痛出現的幾率達到了60%~81%。該癥狀和大便變化比起來,其具有一定的特異性,更容易引起患者的警覺和重視! 因腸癌造成的腹痛因素主要來自于五大方面: 1、腫瘤形成局部浸潤,逐漸侵犯到了患者黏膜下層或肌層; 2、腫瘤對腸道產生了極強的刺激,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和異常痙攣; 3、腫瘤侵犯到了癌變周圍的器官或組織,造成了組織間的粘連和牽拉性疼痛; 4、腫瘤持續發展導致了腸道過度狹窄、腸梗阻,進而誘發疼痛; 5、腫瘤發展到晚期,導致了腸穿孔造成腹部劇烈疼痛! 通常情況下,腸癌患者初期出現腹痛,一般都和癌腫刺激與局部浸潤相關,這種疼痛多表現為隱痛、鈍痛或刀絞一般的疼痛。 當然,也有小部分患者并沒有在平時出現痛感,反而是在進食后,出現了腹部隱隱作痛或腹脹等癥狀表現! 隨著患者病情持續發展,疼痛的程度會逐漸加深,疼痛時間可分為持續和陣發性兩類。通常情況下,陣發性疼痛多發生在腸腔梗阻患者身上,患者可能會因癌腫刺激誘發腹痛,又或者是突發劇烈難忍受的疼痛。 而持續性疼痛則是出現在腫瘤浸潤腸壁全層、發生組織粘連之后,患者疼痛程度會逐漸加劇,并發展為持續性疼痛! 如果是腸癌患者突發腹部劇烈難忍受的疼痛、并伴隨腹部壓痛、腹部觸摸如同木板一樣的癥狀,這往往是腸癌形成腸穿孔后的表現,患者需第一時間就診、并進行相關檢查! 總的來說,腹痛就是腸癌最難避免、最為典型的癥狀表現。 如果自己本身就是腸癌高危人群,近些天突然出現了莫名腹痛、疼痛時間延長、程度逐漸加深,就應當提高警惕,積極就醫進行相關檢查,這包括了腸鏡篩查、直腸之間、糞便常規檢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