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天拉一次和1天拉三次,哪個是腸癌征兆?這4種排便,或許才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忽視腸道的健康,但其實腸道對于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體的消化吸收多是在腸道進行。 常聽人們說如果三天才大便一次,很可能是患有腸癌了,也有人說一天三次大便才是真正的有問題。 兩者到底哪一個才是腸癌的征兆呢?患有腸癌以后,大便會有哪些變化呢? 哪一個,都不是腸癌的征兆 腸癌的典型癥狀之一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這也是為什么人們發現排便次數改變以后就會認為是患有了腸癌,但其實并不一定是因為腸癌所導致。 有相關的研究發現,一天排便1到3次或是三天排便1次都是健康的頻率,飯后排便最好。 而排便的次數其實是因人而異的,主要是與自身的體質,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有關。有的人吃得比較少,消化吸收的能力比較強,排便的次數自然就會少。 而有的人自身的免疫力比較差,很容易感染病毒或是細菌,當自身的機能紊亂后,就很容易增加排便的次數。 如果在排便的時候沒有出現明顯的排便困難,大便顏色性狀的改變,就屬于正常的排便。而腸癌所引起的排便次數異常,主要指的是每天排便的次數比較穩定,突然一段時間內排便出現異常,次數增多,并且是以腹瀉便秘交替的形式發生。 當大便出現以下這些異常時,就需要引起重視了,這些很有可能是由于腸癌所導致的。 1、大便顏色發黑 大便的顏色發黑,出現深褐色的或是黑色的糞便時,就需要注意了。 這種大便顏色之所以會變化,很有可能是因腸道出血,再加上長時間的便秘,使得血液在體內干涸而形成的深褐色。 如果在一段時間內,頻繁地出現大便的顏色發黑,就需要考慮到消化的異常,這種大便很可能是腸癌給出的信號。 2、大便形狀的改變 如果出現大便單側凹陷,形狀很細,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這是因當腸道內出現腫瘤之后,就很容易壓迫到食物的殘渣,從而影響到大便的形成。在腫瘤壓迫到的那一側,會出現凹陷的痕跡,因為腸道內的空間變小,排出的大便就會變細。 因此當發現大便的形狀出現這些改變以后,就需要及時地檢查腸道,以免耽誤病情。 3、排便后腹痛 一般正常情況下,健康的人在排便以后會覺得渾身比較輕松,排便也會很順暢。 但對于腸癌的患者來說,因為體內有腫物,就會影響到排便,在排便的時候總感覺拉得不干凈,排便以后還會伴有腹痛。 如果一段時間總是頻繁地出現這種感覺,就需要考慮到腸癌的可能性了。 4、便血 由于腸道內有腫物,每次大便的時候都會與腫瘤發生摩擦,就會造成腫瘤的破損,進而引發出血。 這種出血與痔瘡的便血是不同的,腸癌的便血血色通常是暗紅色或是深紅色的,血液也比較濃稠,會粘附在大便的表面。 因此在大便以后如果發現大便上有這種血跡,就需要引起警惕了,這很可能是腸癌的信號。 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我國發生腸癌的人數很多,而其中大部分的腸癌患者在診斷時都已經是晚期。 這是因為腸癌非常善于偽裝,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很容易就被人們忽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關注腸道的健康。 當出現排便次數異常以后,不必過分緊張,可以參考上文提到的,再進行相關的檢查。 但是如果發現大便出現以上這些異常改變時,就需要引起重視了,這些很可能是由于腸癌所導致的,應及時檢查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