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樣是肺癌、腸癌,為什么有的預后好,有的不好?經常聽到患者這樣問到“我這種情況是不是不太好?”“我還有多少時間?”等等。每當聽到患者們發自內心這樣的提問時,我很想說出他們最想聽的回答,但是,作為醫務工作者,必須負責任說:具體情況要根據病理、分期等全面分析。 病友們私下也會交流:同樣得了肺癌,有的能活很久,有的情況卻很差;同在一個病區的腸癌患者,有的各種治療后結果仍不盡人意,有的卻能成功度過5年10年。 這是為什么呢?很多人了解一些,與病理不同、位置不同等有關。是的。例如,肺癌按照組織病理學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而小細胞肺癌的預后往往不如非小細胞肺癌。深究其原因,小細胞肺癌很大一部分與激素相關,屬于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范疇。而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檢查、診斷、治療與其他腫瘤不同,且預后不理想。接下來,我們來全面了解一下這類腫瘤,幫助大家更好地自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有時也被稱為類癌。每年確診人數不斷上升,可這些腫瘤到底是什么?通常在人體哪里被發現?惡性程度如何?且聽小編一一解答。 什么是神經內分泌腫瘤? 通常在哪里被發現? “神經內分泌腫瘤”,顧名思義是與神經細胞和激素相關的腫瘤,但實際上主要被認為是來自內分泌細胞的一系列腫瘤。 內分泌細胞在全身分布非常廣泛,基本來說,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可以在任何內分泌細胞存在的部位發生的癌癥。內分泌細胞的功能是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如生長、繁殖和新陳代謝等,遍布全身,但是腫瘤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在肺、小腸和胰腺上。 此外,神經內分泌腫瘤還會發生在垂體、頭頸部、泌尿生殖系統、腎上腺和皮膚等部位。 所有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都是癌嗎?都是惡性的嗎? 是的。 在一些早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分類中,病理學家根據腫瘤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形態,將其分為“良性”和“惡性”。但是這并不能準確地反映出腫瘤是否具有轉移和侵襲性。 現在,科學家把所有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都定義為惡性。雖然在侵襲性強弱方面不同,有些容易轉移,有些轉移能力差,但均被認為是“癌癥”。 確診較晚!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如何被診斷的? 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效果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確診時間比較晚,發現時往往已經出現了擴散。其實,患者大多通過以下兩種情況發現腫瘤: 一些患者都是因癥狀來就醫,如疼痛。這種情況常發生在肝臟。例如一個病人懷疑自己的膽囊出現問題,去看醫生,結果發現是肝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一些患者就醫時因為其激素癥狀,這種情況能較明確的使醫生指向腫瘤的來源。 還有一部分患者起初是沒有癥狀的,通過偶然的檢查發現了腫瘤。可能是在一次腸鏡檢查、X線或CT掃描過程中偶然發現的。 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常見的癥狀是什么? 主要包括以下兩類神經內分泌癥狀:
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如何治療? 與從前相比,現在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選擇增加了許多。 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例如手術,主要針對腫瘤本身。即使當腫瘤已經擴散時,其實手術在某些情況下仍是有用的。介入放射科醫生也有一些技術可以用來控制單個腫瘤,特別是肝臟的腫瘤。 系統治療 這種治療與腫瘤在身體的位置關系不大,包括常規化療、激素治療和靶向治療。 全身放射療法 一種最新的選擇是叫做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的全身放射療法,簡稱PRRT。絕大多數神經內分泌腫瘤都有特定的激素受體,因此,我們可以替代單獨的激素治療,而使用激素將輻射帶到腫瘤所在的所有部位并與之結合,從而使身體的大部分部位免受輻射的影響。 這種療法于2018年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一項研究表明,它降低了8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進展率,所以它是神經內分泌患者一個很好的選擇。 神經內分泌腫瘤沒有“典型”的治療順序。實際上有數百種可能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和護理團隊根據其特定的臨床情況指導具體的治療順序。 為什么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如此困難? 許多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激素相關癥狀是逐漸加重的,因此,他們在出現癥狀后平均5到7年才會去就醫診并確診。 由于大多數病人存在長時間的漏診或誤診情況,給治療帶來了困難。而在得到明確的診斷后,病人通常會四處尋醫,但往往聽到的大多數是“這種情況很少見”“我們并不是很擅長”等等。這些情況的出現也與這種腫瘤發生率低且治療手段效果不明顯有關系。 但是,隨著每年確診人數的不斷上升,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也會越來越全面。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無論診斷是什么,對MD安德森來說都不是罕見的。 剛確診的病人和家屬應該注意什么? 首先去哪里治療很重要,治療的順序也很重要。因為我們相信,擅長治療這種復雜疾病的醫生在正確的時間進行正確的治療,才會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好處。 以上內容來自美國癌癥治療領域多年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由美中嘉和腫瘤防治科普團隊進行翻譯、編輯整理。 參考文獻 MD安德森癌癥中心官方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