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病率如何?本文經授權節選自傅傳剛等主編的《大腸癌100問》第5問 參編人員:左喬 王漢濤 專家簡介:傅傳剛,博士,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肛腸外科教授;兼任: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普外科主任、胃腸肛腸外科主任、內鏡中心主任。擅長結直腸癌的診斷、傳統開腹及3D腹腔鏡微創手術以及綜合治療,尤其在低位直腸癌的保肛手術方面卓有建樹。在國際上首創“直腸拖出式經括約肌間吻合器切除吻合術(PISTA), 是國內PPH手術治療重度環狀脫垂痔的開拓者之一,在慢性頑固性便秘、直腸脫垂等疾病的診治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大腸癌是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大腸癌發病率不盡相同。據世界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統計,大腸癌在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病率最高,可達36/10萬~61/10萬,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中美洲、東歐、東南亞、非洲等地大腸癌的發病率則較低;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約為16/10萬(圖5-1)。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大腸癌的發病率更高。在種族的分布上,既往認為白種人可能更易患大腸癌,但對移民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人種差異并不顯著。因此除了種族的遺傳因素外,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等生活方式是導致大腸癌發病的重要因素。 圖5-1:大腸癌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 根據2012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報告,全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約為146.87/10萬,累計率(0~74歲)為22.08%。全國惡性腫瘤的死亡率約為85.06/10萬,累計率(0~74歲)為我國居民因癌死亡的幾率為12.94%。這樣也就意味著,約每5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會罹患癌癥,約每8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會死于癌癥! 惡性腫瘤發病前五位主要是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食管癌。結直腸癌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三位,大約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0.3%。常見惡性腫瘤所占的比例圖如下(圖5-2)。大腸癌發病率在我國所有惡性腫瘤中位于第三位,死亡率位于第五位,長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區的大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內陸地區。中國人大腸癌與西方人相比有三個特點:1、直腸癌發病率較結腸癌高,約1.5~2:1;2、低位直腸癌在直腸癌中所占比例較高,約為70%,因此大多數直腸癌可在直腸指診檢查時發現;3、青年人(<30歲)比例較高,約占15%。 圖5-2:中國常見惡性腫瘤所占比例的圖示。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增長率約為4.2%。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更高,已經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最新資料顯示上海市男、女性結腸癌發病率分別為14.7/10萬和14.35/10萬,男、女性直腸癌發病率為11.45/10萬和8.28/10萬。 由此可見,大腸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重大殺手,需要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防治大腸癌,不僅僅需要醫護人員的努力,更需要每一個人的積極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治療疾病,才能真正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