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腸癌”,通常默認是指大腸癌,而其實“腸”包括小腸和大腸,由于小腸癌發病率很低,而治療也一般是參照大腸癌,因此所謂的“腸癌”就約定俗成指的是大腸癌。今天要給大家科普的是關于大腸癌的最基本的知識,既然是最基本的知識,所有人都應該有所了解,涉及到大腸癌的發病特點、病因和預防,以及基本的診治原則等方面的內容。
大腸癌,當然是指原發于大腸的“癌”,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原發于大腸的惡性腫瘤都是大腸癌,“癌”是專指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大腸癌是專指來源腸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其實大腸還可以得淋巴瘤,大腸的淋巴瘤當然不能叫大腸癌,它們不管從哪個方面(生物學特性,診斷,治療,預后等)都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為一談,基本的概念一定要先搞清楚。大腸從解剖結構上包括盲腸、闌尾、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和肛管這幾個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歸為結腸,所謂大腸癌通常指結直腸癌(結腸癌和直腸癌),而肛管癌通常單列(因為在病理類型、生物學行為和治療原則方面差別相對較大),以下我們要科普的大腸癌指的就是結直腸癌。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更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全世界范圍內,大腸癌的發病率一直是呈上升的態勢,是排名前幾位的惡性腫瘤之一。但具體的國家地區,又有所不同,不是所有的國家地區都高發。一般來說,大腸癌的發病率高低跟社會經濟發達水平有一定的關系,具體來說就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大腸癌的發病率往往比較高,比如歐美發達國家其大腸癌發病率可以說相當高,中國的大腸癌發病率之前并不高,但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腸癌的發病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特別是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大腸癌尤為高發。不過呢,相對歐美國家,中國的大腸癌有幾個不同的特點值得關注。具體來說就是:② 年齡方面偏年輕,發病的中位年齡大概在58歲左右,這比歐美國家要提高了十多年;③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直腸癌比結腸癌更多見,而且多數位于直腸的中下段,這其實就給我們更早發現大腸癌提供了機會,因為中下段的直腸癌更易通過一般的直腸指檢而發現。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大腸癌好發部位也開始趨向于歐美國家的特點,也就是說,直腸癌減少,而結腸癌越來越多。這其實反映了結腸癌和直腸癌在發病原因方面可能有所不同,結腸癌更傾向于是所謂的“富癌”(經濟越好,生活條件越好,發病率越高),而直腸癌更傾向于是“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