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炎”食物會增加結直腸癌風險2018年1月18日,一篇刊登在 JAMA Oncology 的研究結果顯示,富含“致炎”食物的飲食會使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1/3。 有證據表明炎癥在結直腸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例如肥胖是一種低度慢性炎癥,與大腸癌風險相關;慢性炎癥也可能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與結腸癌風險有關。此外,慢性炎癥已被認為是炎癥性腸病結腸直腸癌的一個關鍵誘因。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結直腸癌風險,還有研究發現飲食可以影響體內炎癥指標水平,因此開展了這項研究試圖尋找“致炎”飲食跟結直腸癌之間的關聯。 研究方法 這是一項前瞻性的隊列研究,研究者對121 050名受試者(46804男性,74246女性)進行了長達26年的隨訪。使用Cox回歸分析經驗性飲食炎癥模式(EDIP)評分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檢查“炎癥“飲食是否會增加結腸直腸癌的風險。 使用降秩模型對39個食物組線性回歸分析,選取了最能表征食物和炎癥關系的18個食物組。EDIP評分即為這18個食物組的加權總和,其基于炎癥生物標志物(IL-6,CRP和TNFRSF1B)的循環水平來表征飲食的炎癥潛力。 18種與“炎癥“相關的食物 EDIP評分暴露通過每4年一次的食物頻率問卷(FFQ)來計算。每2年收集一次生活方式、使用藥物以及其他的健康相關信息。 研究結果 在隨訪期間,共2,699例結直腸癌事件發生。在多變量調整分析中,EDIP五分位數最高的參與者較EDIP五分位數最低的參與者,增加了38/10萬(男性)和12/10萬(女性)結直腸癌病例;男性發生結直腸癌風險增加44%(HR,1.44; 95%CI, 1.19-1.74; P <0.001),女性結直腸癌風險增加22%(HR, 1.22; 95%CI, 1.02-1.45; P =0 .007);總體結直腸癌風險增加32%(HR 1.32; 95%CI,1.12-1.55; P <0.001)。 按BMI和酒精攝入進行分層分析,發現EDIP評分與結直腸癌風險的關系存在顯著性別差異。EDIP五分位數最高的參與者較EDIP五分位數最低的參與者,肥胖或超重男性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了48%(HR 1.48; 95%CI ,1.12-1.94; P = .004),而女性則是消瘦者風險增加大于肥胖或超重者。根據酒精攝入情況分層,結果發現這種相關性在不喝酒人群中差異最大:EDIP五分位數最高的參與者較EDIP五分位數最低的參與者,男性結直腸癌風險增加62%(HR, 1.62; 95% CI, 1.05-2.49; P = .002),女性風險增加33%(HR, 1.33; 95% CI, 0.97-1.81; P = .03)。 結論 這項大型前瞻性研究的結果證明”致炎“飲食在結直腸癌發展中起作用,BMI亞組結果的性別差異可能與結直腸癌不同性別的發病率有關,而酒精攝入量的結果差異表明酒精可能是通過炎癥以外的機制影響結直腸癌的發展。 既往研究探討了炎癥和飲食與結直腸癌的關系,本研究結果表明炎癥或許是鏈接飲食模式和結直腸癌發展的潛在機制,飲食將成為預防結腸直腸癌的可變危險因素。 (原標題:敲黑板 | 這些“致炎”食物增加結直腸癌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