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坂本龍一罹患直腸癌!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癌癥,我們該如何遠離它?2021年1月21日,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發文稱自己罹患直腸癌,現已完成手術,正在接受治療。 直腸是腸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于腸道的下端,長度大概在10cm左右;直腸以上的乙狀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升結腸、盲腸等都屬于結腸,結腸的長度大約在1.2m-1.5m左右。 直腸癌和結腸癌統稱為結直腸癌,也叫大腸癌。 據2018年《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每年新發病例42.92萬人,死亡病例28.14萬人,已成為我國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發癌癥。 那么,哪些人屬于結直腸癌的高發人群呢?如何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呢? 50歲以上的人群。隨著年齡增長,結直腸癌的發生率逐漸增高。 有胃腸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如果一級親屬,即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結直腸癌的發生,本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將飆升至5倍以上。這類人群也屬于危險人群,建議40歲以后,定期進行篩查。 長期炎癥性腸病患者。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發病率在8年以上的患者,患結直腸癌的危險度能達到10倍以上,這類人群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復查。 腸道有一些癥狀的患者,比如得過闌尾炎、進行過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也需要多關注大腸。 大腸息肉患者。有家族性息肉病或非遺傳性息肉病的患者,也需要定期復查腸鏡,嚴密追蹤。 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方法,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進行腸鏡檢查。 在已確診的結直腸癌患者中,沒有癥狀去進行腸鏡檢查發現的結直腸癌,70-80%的可能都是早期癌。而出現癥狀才被發現的結直腸癌,基本都到了晚期。 此外,還有一些無創性檢查,比如大便潛血試驗,它方便我們監測大便是否有出血。如果連續大便潛血陽性,醫生會建議去做腸鏡檢查。 無結直腸癌危險因素的健康人,建議從40歲開始定期做腸鏡篩查結直腸癌,如果第一次腸道檢查沒有息肉和癌前病變,可以每隔十年進行定期檢查。 對于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 有胃腸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建議每隔3-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長期炎癥性腸病患者,他們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在正常人8-20倍以上,需要每隔1-2年進行一次腸鏡篩查。 大腸息肉病患者,根據醫生的醫囑,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前,最重要的是腸道準備。 如果腸道中有很多糞質就會遮蓋病變,無法進行觀察,而且懷疑腸道有病變時,一般需要取一些組織做病理檢查,或者直接在腸鏡下做治療,在臟的環境中就會容易被感染。 因此,在飲食方面,腸鏡檢查前1天,我們建議患者吃一些米粥等容易消化的半流食。 同時,在腸鏡檢查前至少1天,不能吃炸雞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芹菜等粗纖維的蔬菜、火龍果等帶籽的瓜果,主要是為了防止它們在腸道內殘留,避免影響清腸質量。 另外,遵醫囑服用清腸藥也是腸道準備的關鍵一步。 當然,對于便秘的患者,可能需要提前3-5天輔助用一些通便藥物,這樣能夠達到更好的清腸效果。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長期服用抗凝藥、活血化瘀中藥等藥物的患者,要求停藥7-10天,因為這些藥物會增加術中取活檢組織時的出血風險。 參考資料: 醫學微視官網-姜泊《大腸癌》 醫學微視官網-韋鍵《腸鏡的護理》 醫學微視官網-李潔《結直腸癌》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相關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