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年輕化已成大趨勢,該如何應對?近年來,腸癌高發,并且越來越年輕化。 其實腸癌,大多是“拖”出來的。 在生活中,腸道出現不適,十分容易被忽視。如便血、腹瀉等,很多人以為只是簡單的痔瘡,沒有放在心上,等到癥狀嚴重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 出現腸癌的信號 1.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排便習慣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或便秘。 有時甚至表現為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同時還可伴有肛門下墜和肛門不適感。 2.便血 便血是腸癌早期最明顯的癥狀,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紅色。 可與大便同時出現或在便后出現,同時伴有黏液。 3.大便變形 腸癌還會引起大便變形,可呈細桿形、扁帶形或茶褐色的大便。 如果平時的便便很粗,突然間變成了鉛筆一般細,也有可能是腸癌出現了。 4.腹脹、腹痛 常見左下腹痛,呈間歇性隱痛,到了晚期則變為持續性疼痛,呈陣發性且逐漸加重。 圖片來源于網絡 現代生活節奏過快,導致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比較差,加重了腸道的負擔,增加患癌風險。 腸癌容易找上哪些人 1.管不住嘴的人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最重要的因素,即攝入過多高脂肪、高蛋白、腌制食品、零食。 以及缺少膳食纖維、維生素的攝入。 2.不運動的人 長期久坐、缺乏運動會使腸道蠕動減緩,刺激腸壁引起排便紊亂,使得致癌物有與腸道接觸的機會,增加患癌風險。 3.睡眠不足的人 長期睡眠不足會引起內分泌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細胞突變的機會。 4.有腸癌家族史的人 如果直系親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多人存在腸癌病史,其本人患腸癌幾率也大大增加。 5.有腸息肉、炎性腸病病史的人 有腸息肉的人要特別注意,超過90%的腸癌都是有息肉惡變來的,而在所有的腸息肉中有70%會發生癌變。 炎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也會增加年輕人患腸癌的風險。 6.長期吸煙、酗酒的人 吸煙的害處不必多說,酒精則會使消化道血管擴張,并破壞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腸癌已經成了威脅人們健康的重要癌癥之一,發病率僅次于胃和食管癌,死亡率更是處于所有癌癥的前列。 如何預防腸癌 1.遠離重口味 現代人飲食偏愛重口味。長期以往就會刺激胃腸,增加體內炎癥反應,就會加速腸癌的發生。 所以,在平時一定要遠離重口味,保持飲食清淡、少油少鹽的原則,多用蒸、煮、燉等方式。 2.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對調節腸道菌群,保持腸道健康意義重大。 多攝入膳食纖維,可以降低患腸癌的風險。 3.多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促使胃腸蠕動,縮短糞便在胃腸道堆積時間,減少糞便中的致癌物質侵犯腸粘膜的機會。 4.戒煙戒酒 酒精和香煙當中含有的尼古丁等多種致癌物質,可直接刺激腸道誘發腸癌。 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須對煙酒有所節制。 5.無痛早篩 根據腸癌疾病發展期計算,早篩相當于提前發現腸癌,給予充分治療時間,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