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疏忽!17歲男生查出腸癌晚期,喪失手術機會……近日,浙江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接收了一名17歲的男患者江江(化名)。 小伙子的父親說:“江江剛開始出現小腹脹痛的時候,我和他媽媽還以為只是吃壞肚子了,還想著剛開學沒多久,請假有點可惜。” 但一直到后來,疼痛沒緩解,還伴著發燒,家長感覺到不對了。 小腹脹痛查出結腸癌,年僅17歲 醫生檢查發現,江江的體溫有38.5℃,輕壓右下腹就疼得冒冷汗,醫生摸著他的肚子檢查時,能摸到腹腔內有雞蛋大小的不規則腫塊,感覺不妙。果然,CT結果顯示回盲部團塊、腸梗阻。 面對青少年腸梗阻,病因有多種可能,如腸結核、克羅恩病、腸癌……考慮到江江年紀還小,醫生一般會首先考慮前兩種原因,然而江江的腫瘤指標檢查結果令人不安,癌胚抗原為12.75ug/L,比正常范圍的最高值還高出一倍以上,糖類抗原也明顯升高。 在入院的第3天,醫生為江江安排了胃鏡下經口胃鏡腸梗阻引流管置入術,同時進行了腸鏡檢查,檢查結果令人瞠目結舌:腸內有表面凹凸不平的巨大腫塊。之后的病理結果也給出了明確的診斷:江江患上了結腸癌。 半年前腸梗阻未重視,已是癌癥晚期 醫生在了解病史的過程中得知,江江沒有癌癥家族史,生活也比較規律,沒有不良飲食習慣。但是半年前他曾發生過一次腸梗阻,當時只在當地醫院簡單做了腹部立位平片檢查,禁食治療后癥狀好轉,后來沒有做胃腸鏡檢查,也沒再進一步細究病因。 醫生介紹,孩子已經是結腸癌晚期,存活時間可能只剩半年,手術機會也沒了。 警惕!這些是腸癌的發病信號 腸癌是一種典型的“富貴病”,與人們的生活條件和飲食方式有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科醫生李穩霞指出,如果出現如下五大“信號”(其中包括大便的一些異常),就要考慮大腸癌的可能性: 大便習慣改變 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也有些人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意頻繁,里急后重。此外,大便也會出現變形、變細等表現。 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為腫瘤破潰所致,便血色暗紅,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膿血便。 貧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著腫瘤的逐漸增長,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另外,便血也可導致貧血。 腹痛腹脹不適 腫瘤持續增長,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 腹部腫塊 腫瘤可以向腸腔內生長,60%~70%的中后期病人可于右側中腹部摸到質硬腫塊,這是右側結腸癌的一個征象。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癥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并不在意的原因。還有的患者因為出現便血癥狀而誤以為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健康人群45歲以上應每年做便潛血的檢查。
腸癌喜歡這7類人 大腸息肉者;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家族遺傳曾有大腸息肉或慢性大腸炎者; 盆腔接受過放射治療者; 以前患過大腸癌者; 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者; 50歲以上常進食高脂肪及低纖維食物者。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杭州日報、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