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1例早期直腸癌二、為什么會長腫物呢? 消化道內腫物發病的根本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腫物一般都是從常見的小息肉慢慢長起來的,因此要想除掉消化道腫物,就得先從消化道最小的息肉開始預防,那么消化道的息肉與那些因素有關呢? 1、年齡大小、飲食和生活習慣 消化道的息肉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數為單發,多發者占15%-42%,而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加。 飲食結構中含纖維素少,長期吃高蛋白、高脂肪者等發病率較高,吸煙者也是高發人群,且吸煙者腺瘤性息肉的發病率高于不吸煙者。 2、膽汁代謝異常 行膽囊切除術后或行胃腸道手術后消化道重建的患者,膽汁的代謝不同于正常人,膽汁的排泄、吸收、循環等發生改變,消化道內的膽汁酸含量增加,這些均會刺激消化道粘膜,發生腺瘤性息肉的幾率要高于正常人,且此類息肉易發生癌變。 3、消化道本身疾病的刺激,如腸道菌群失調、炎癥性腸病,腸結核、痢疾等。 4、遺傳因素 消化道息肉及腫瘤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就是說,家族成員中有此類疾病,其他成員出現同類疾病的幾率要高于沒有家族疾病的患者。 5、其它因素 不愛運動、免疫力低下、糖尿病、做過胃腸道手術導致消化道重建,都與息肉的發病率升高有一定的關系。 三、消化道息肉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消化道的息肉無任何不適的表現,僅僅在體檢胃腸鏡的時候才發現的,但少數患者會出現一些癥狀: 1、間斷性便血 2、大便習慣改變,包括排便的性狀、次數、排便時間等。 3、有些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癥狀。 四、息肉如何處理、怎樣預防 若發現息肉應盡早切除,避免生長到一定程度,甚至癌變出現周圍組織侵犯、轉移等而無法行內鏡下治療,那就需要做大手術了,有些人還得化療。 有幾點預防的建議,常言道:病從口入,醫生建議,飲食要多一些高纖維素、盡量少吃或不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飲食要規律、定時進餐、定量進餐,不要暴飲暴食,盡量不要刺激性食物。定期(一般2年左右)檢查胃鏡、腸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