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成結直腸癌確診已到中晚期,忠告:4個癥狀容易被忽視 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fā)布的最新2020年癌癥數據統計報告來看,我國大腸癌的病發(fā)率近些年有明顯增長,其發(fā)病總人數已經超過了胃癌,成為了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類惡性腫瘤。這一年中,我國新確診的大腸癌患者達到了56萬人之多! 所謂的大腸癌,其實包括了結腸和直腸的癌變,這其中后者病發(fā)率明顯高于前者。而且,由于直腸的位置和肛周臨近,早期癥狀又不夠典型,很多患者在出現癥狀之后,都會誤認為自己只是患上了便秘、痔瘡一類疾病,進而忽視了對直腸的檢查,以至于超過80%的直腸癌患者在初次就診時,病情就已經進入了廣泛浸潤和轉移期,也就是中晚期! 其實,在臨床看來,直腸癌并非毫無異常表現,它的癥狀遠要比結腸癌明顯和典型的多。比如近期在上廁所時,反復出現了以下四個表現,很可能就是直腸癌發(fā)出的信號: 1、大便習慣變化:自己近期并沒有吃什么刺激性食物,且飲食一直都注意衛(wèi)生,但偏偏就反復有腹瀉的癥狀出現,大便排出明顯不成型,特別是在晨起最為多見。而且,最近大便次數變得越來越多,白天頻頻有便意產生,甚至是在睡眠過程中也反復出現了便意,該類癥狀持續(xù)2周以上都沒有緩解,這很可能就是直腸癌變的表現。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腸道內的腫瘤和分泌物對黏膜造成了刺激、腫瘤壓迫周圍組織和排便感受器,導致了患者排便次數增加; 2、大便形狀改變:腸道就是最為典型的空腔器官,它的中心是空心圓柱狀,目的就是為了食物殘渣儲存。而殘渣在變成糞便的過程中,其形狀也被腸腔固定。所以,健康者在大便時,排出糞便的形狀就是粗壯圓柱體,而腸癌患者則不相同。癌腫會對糞便造成擠壓和摩擦,導致腸道越來越狹窄,患者可排出異常形狀的大便,比如一側有明顯凹痕的糞便、小細條分辨、扁條糞便、一側有血痕的糞便等; 3、便秘癥狀:腸癌在不斷發(fā)展,患者會從最初大便次數增多,逐漸轉變?yōu)榇蟊愦螖禍p少,甚至是會有類似于便秘的癥狀,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小細條樣糞便、排便困難、大便次數減少等。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腸癌生長越來越大,它侵占了腸道內的原有空間,并造成了腸道狹窄和梗阻,繼而導致了患者排便困難、出現便秘癥狀; 4、血便癥狀:血便是直腸癌最為常見的癥狀,但是卻常常會被患者忽視,又或者是誤認為自己僅僅只是患上了痔瘡。殊不知,腸癌便血和痔瘡有明顯區(qū)別,腸癌在出現肉眼可見的血便時,往往是大便和血液、粘液混合在一起,患者大便明顯不成型,有時甚至是會排出膿血便,在大便中還可能參雜著壞死組織或血塊,并有刺鼻的味道產生。 除了以上四個癥狀外,直腸癌在發(fā)展期患者還會有貧血、進行性消瘦和乏力、肛門瘙癢或疼痛、腹痛等多個癥狀。如果近期排便時反復有這類異常出現,且經過飲食調整之后也沒有緩解,這很可能是腸道已經生病的表現,積極就醫(yī)進行相關篩查很有必要。 |